基于多普勒气象雷达的风切变预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15-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风场条件与飞行安全 | 第17-25页 |
·低空风切变 | 第17-20页 |
·定义 | 第17-18页 |
·低空风切变与飞行安全 | 第18-19页 |
·风切变探测方法 | 第19-20页 |
·湍流 | 第20-23页 |
·定义 | 第20-21页 |
·湍流与飞行安全 | 第21-22页 |
·湍流探测方法 | 第22-23页 |
·雷暴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基于多普勒激光雷达的风切变告警系统 | 第25-34页 |
·HKIA 多普勒激光雷达 | 第25-29页 |
·雷达介绍 | 第25-26页 |
·扫描方式 | 第26-29页 |
·风切变告警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风切变告警系统框架 | 第29-30页 |
·风切变告警系统流程 | 第30-31页 |
·关键技术 | 第31-33页 |
·迎头风廓线提取算法 | 第31-32页 |
·迎头风切变识别算法 | 第32页 |
·风场预测算法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下滑道扫描策略的风切变告警 | 第34-43页 |
·下滑道风廓线提取 | 第34-40页 |
·迎头风廓线提取流程 | 第34-35页 |
·风场坐标转换 | 第35-36页 |
·迎头风管道数据点筛选 | 第36-38页 |
·迎头风廓线提取结果 | 第38-40页 |
·风切变斜坡提取 | 第40-42页 |
·风切变斜坡提取方法 | 第40-41页 |
·风切变斜坡提取结果 | 第41-42页 |
·风切变判别方法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风场预测研究 | 第43-66页 |
·BP 神经网络风场预测 | 第43-48页 |
·BP 神经网络原理 | 第43页 |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风场预测 | 第43-46页 |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风场预测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灰色预测 | 第48-51页 |
·灰色预测原理 | 第48-49页 |
·基于灰色预测的风场预测 | 第49页 |
·基于灰色预测的风场预测实验结果 | 第49-51页 |
·布朗三次指数平滑预测 | 第51-55页 |
·布朗三次指数平滑原理 | 第51-52页 |
·基于布朗三次指数平滑的风场预测 | 第52-53页 |
·基于布朗三次指数平滑的风场预测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支持向量回归(SVR) | 第55-57页 |
·支持向量回归原理 | 第55页 |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风场预测 | 第55页 |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风场预测结果 | 第55-57页 |
·基于位置修正与波动补偿(PAFC)的灰色预测 | 第57-65页 |
·PAFC 算法 | 第57-60页 |
·基于PAFC 算法的风场预测实验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风切变预测仿真实验 | 第66-80页 |
·风切变告警仿真平台 | 第66-71页 |
·概述 | 第66页 |
·初始界面 | 第66-67页 |
·控制面板 | 第67-68页 |
·系统功能 | 第68-71页 |
·迎头风预测试验 | 第71-77页 |
·风切变预测试验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0-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