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卫星云图在台风分析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台风与台风中心 | 第10-16页 |
·台风的形成 | 第10-11页 |
·台风生命周期特征 | 第11-14页 |
·台风眼定义与特征 | 第14-16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6-21页 |
·台风定位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台风定位的特点 | 第19-20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台风定位系统设计 | 第23-30页 |
·设计方案 | 第23-25页 |
·台风监测 | 第25-26页 |
·形态分析 | 第26-27页 |
·台风定位 | 第27-28页 |
·实验数据说明 | 第28-29页 |
·云图数据 | 第28页 |
·最优路径文件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台风监测研究 | 第30-41页 |
·台风监测过程 | 第30-3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30-35页 |
·基于单通道云图的台风监测 | 第35-37页 |
·基于多通道云图的台风监测 | 第37-39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台风中心定位技术研究 | 第41-74页 |
·有眼台风定位技术研究 | 第41-43页 |
·基于对数螺旋模型的台风中心定位 | 第43-51页 |
·对数螺旋线 | 第43-46页 |
·螺旋线拟合定位 | 第46-47页 |
·智能优化螺旋线定位 | 第47-51页 |
·基于灰色预测和Chan-Vese 模型的台风定位 | 第51-56页 |
·灰色预测 | 第51-52页 |
·Chan-Vese 模型 | 第52-53页 |
·圆拟合 | 第53-54页 |
·定位流程 | 第54-56页 |
·SC-RF 方法 | 第56-59页 |
·SC | 第56-58页 |
·RF | 第58-59页 |
·多通道图像在台风中心定位中的应用 | 第59-63页 |
·台风在红外云图上的特点 | 第59-60页 |
·台风在可见光云图上的特点 | 第60-61页 |
·台风在水汽云图上的特点 | 第61页 |
·台风在不同通道上的比较 | 第61-63页 |
·集成定位 | 第63-64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64-73页 |
·有眼台风定位实验 | 第64-66页 |
·对数螺旋模型定位实验 | 第66-67页 |
·基于灰色预测和Chan-Vese 模型的定位实验 | 第67-68页 |
·SC-RF 方法定位实验 | 第68-70页 |
·多通道定位实验 | 第70-72页 |
·集成定位实验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台风相似性研究 | 第74-85页 |
·流形学习 | 第74-76页 |
·最长公共子序列 | 第76-77页 |
·台风相似性分析 | 第77-83页 |
·台风数据序列 | 第77-79页 |
·基于LCS 的台风路径相似性分析 | 第79-80页 |
·基于流形学习的台风相似性分析 | 第80-83页 |
·台风相似性搜索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台风中心定位系统实现 | 第85-94页 |
·系统框架 | 第85-88页 |
·卫星资料说明 | 第85页 |
·等经纬度投影 | 第85-88页 |
·系统界面与功能 | 第88-93页 |
·数据类型及显示 | 第90-91页 |
·投影对话框 | 第91-92页 |
·历史文件 | 第92-93页 |
·系统主要菜单 | 第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01-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