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CO_2腐蚀综述 | 第16-23页 |
1.2.1 CO_2腐蚀机理 | 第16-18页 |
1.2.2 CO_2腐蚀的影响因素 | 第18-23页 |
1.2.2.1 材料因素 | 第18-19页 |
1.2.2.2 环境因素 | 第19-22页 |
1.2.2.3 工况因素 | 第22-23页 |
1.3 缓蚀剂 | 第23-25页 |
1.3.1 缓蚀剂的定义 | 第23页 |
1.3.2 缓蚀剂的分类 | 第23-25页 |
1.3.2.1 界面型缓蚀剂 | 第24页 |
1.3.2.2 相界型缓蚀剂 | 第24-25页 |
1.4 二氧化碳缓蚀剂研究进展 | 第25-29页 |
1.4.1 咪唑啉类缓蚀剂 | 第25-26页 |
1.4.2 季铵盐类缓蚀剂 | 第26-28页 |
1.4.3 有机胺类缓蚀剂 | 第28-29页 |
1.5 某油田含CO_2油藏层腐蚀环境分析 | 第29-31页 |
1.5.1 溶解气分析 | 第29-30页 |
1.5.2 地层水性质 | 第30页 |
1.5.3 原油性质 | 第30-31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内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8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33页 |
2.1.1 试验药品 | 第32-33页 |
2.1.2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2.2 实验介质与材料 | 第33-34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2.3.1 腐蚀失重实验 | 第34-35页 |
2.3.2 电化学实验 | 第35-36页 |
2.4 测试方法 | 第36-38页 |
2.4.1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第36页 |
2.4.2 X射线能谱(XRD) | 第36-37页 |
2.4.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测试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常压下缓蚀剂的筛选及初选缓蚀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8-60页 |
3.1 常压静态缓蚀剂的失重评价 | 第38-40页 |
3.2 咪唑啉类缓蚀剂MHS-2对L80-1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 第40-47页 |
3.2.1 动电位极化曲线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3.2.2 电化学阻抗谱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3.2.3 吸附规律研究 | 第45-47页 |
3.3 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KY-5对L80-1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 第47-52页 |
3.3.1 动电位极化曲线实验结果 | 第47-48页 |
3.3.2 电化学阻抗谱实验结果 | 第48-51页 |
3.3.3 吸附规律研究 | 第51-52页 |
3.4 炔氧甲基季胺盐类缓蚀剂IMC 80-1对L80-1碳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 第52-57页 |
3.4.1 动电位极化曲线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3.4.2 电化学阻抗谱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3.4.3 吸附规律研究 | 第56-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四章 高温高压下优选缓蚀剂性能研究 | 第60-76页 |
4.1 高压静态最优缓蚀剂筛选 | 第60-61页 |
4.2 KY-5缓蚀剂在模拟地层水单相介质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 第61-68页 |
4.2.0 腐蚀失重法研究 | 第61-64页 |
4.2.1 静态条件下吸附模型及热力学参数计算 | 第64-66页 |
4.2.2 微观腐蚀形貌研究 | 第66-68页 |
4.3 KY-5缓蚀剂在油水混合多相流介质中缓蚀性能的研究 | 第68-73页 |
4.3.1 腐蚀失重法研究 | 第68-72页 |
4.3.2 表面形貌研究和组织成分分析 | 第72-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五章 KY-5缓蚀剂物化性质评价 | 第76-84页 |
5.1 水溶性测试 | 第76页 |
5.2 低温流动性测试 | 第76-77页 |
5.3 乳化倾向测定 | 第77页 |
5.4 配伍性测试 | 第77-82页 |
5.4.1 缓蚀剂与阻垢剂的配伍性测试 | 第78-80页 |
5.4.2 缓蚀剂与乙二醇的配伍性测试 | 第80-81页 |
5.4.3 缓蚀剂与地层水的配伍性测试 | 第81-82页 |
5.5 KY-5缓蚀剂对橡胶的腐蚀破坏性 | 第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总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4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4-96页 |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