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胰生2号方对糖耐量减低的干预研究及对大鼠胰岛细胞的影响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8-1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8页 |
2. 相关标准 | 第8-9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8页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第8页 |
2.3 纳入标准 | 第8页 |
2.4 排除标准 | 第8-9页 |
2.5 剔除标准 | 第9页 |
3. 治疗方法 | 第9-10页 |
3.1 治疗分组 | 第9页 |
3.2 治疗措施 | 第9-10页 |
3.2.1 基础治疗 | 第9页 |
3.2.2 治疗组治疗方案 | 第9页 |
3.2.3 对照组治疗方案 | 第9-10页 |
4. 观察指标 | 第10页 |
4.1 疗效性观测指标 | 第10页 |
4.2 安全性观测指标 | 第10页 |
5.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0-11页 |
5.1 IGT的疗效评定标准 | 第10-11页 |
5.2 中医各项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 第11页 |
5.3 中医症状总疗效判定标准 | 第11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11页 |
7. 结果分析 | 第11-17页 |
7.1 基本情况比较 | 第11-12页 |
7.2 治疗前观察指标分析 | 第12-13页 |
7.3 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分析 | 第13-16页 |
7.4 安全性分析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7-26页 |
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第17页 |
2. 实验药品 | 第17页 |
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17-18页 |
4.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5. 数据分析、统计学处理 | 第21页 |
6. 实验结果 | 第21-26页 |
讨论 | 第26-39页 |
1. 现代医学对IGT的认识 | 第26-28页 |
2. 中医学对IGT的认识 | 第28-30页 |
3. 导师对IGT的认识:补肾健脾为治疗原则 | 第30-31页 |
4. 方药探讨 | 第31-35页 |
5. 临床疗效分析 | 第35-36页 |
5.1 调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 第35页 |
5.2 降低血脂,改善脂代谢紊乱 | 第35页 |
5.3 对体重指数(BMI)疗效分析 | 第35页 |
5.4 对中医症状疗效的分析 | 第35-36页 |
5.5 降低IGT向DM的转化率 | 第36页 |
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7. 不良反应分析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综述 糖耐量减低的中医研究 | 第43-51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发表论文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