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 第17-28页 |
2.1 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理论来源 | 第17-22页 |
2.1.1 中国传统哲学“和合”理念 | 第17-18页 |
2.1.2 列宁和平外交思想 | 第18-20页 |
2.1.3 毛泽东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 | 第20-21页 |
2.1.4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 | 第21-22页 |
2.2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实践基础 | 第22-27页 |
2.2.1 中俄(苏)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22-24页 |
2.2.2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第24-25页 |
2.2.3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 | 第25-26页 |
2.2.4 中俄共同战略利益的必然要求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8-44页 |
3.1 坚持和发展中俄外交关系的原则 | 第28-30页 |
3.1.1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第28-29页 |
3.1.2 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 | 第29-30页 |
3.1.3 倡导睦邻友好原则 | 第30页 |
3.2 发展中俄多领域多框架合作的战略思想 | 第30-42页 |
3.2.1 增进政治互信、积极协调和相互支持 | 第30-31页 |
3.2.2 加强安全合作,树立新安全观 | 第31-33页 |
3.2.3 深化经贸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 第33-37页 |
3.2.4 拓宽交流渠道,增进人文交流 | 第37-42页 |
3.3 正视中俄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3.3.1 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 | 第42页 |
3.3.2 加强合作,驳斥“中国威胁论”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特点和价值意蕴 | 第44-51页 |
4.1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特点 | 第44-47页 |
4.1.1 领导人外交 | 第44-45页 |
4.1.2 非意识形态化外交 | 第45-46页 |
4.1.3 着眼未来 | 第46-47页 |
4.2 江泽民对俄外交思想的价值意蕴 | 第47-50页 |
4.2.1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 第47页 |
4.2.2 指导新时期对俄外交工作 | 第47-48页 |
4.2.3 推动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 第48-49页 |
4.2.4 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