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第15-24页 |
2.1 腐败的基本涵义 | 第15-18页 |
2.1.1 腐败的概念 | 第15-16页 |
2.1.2 腐败的类型 | 第16-17页 |
2.1.3 腐败的成因 | 第17-18页 |
2.1.4 腐败的危害 | 第18页 |
2.2 惩治与预防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2.2.1 惩治与预防的关系界定 | 第19页 |
2.2.2 制度的内涵 | 第19-20页 |
2.3 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建设的内涵及历程 | 第20-23页 |
2.3.1 腐败惩治与预防的制度建设的内涵 | 第20-21页 |
2.3.2 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的制度建设的历程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建设的问题及成因 | 第24-32页 |
3.1 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3.1.1 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缺乏创新 | 第24-25页 |
3.1.2 腐败惩治与预防教育制度不健全 | 第25-26页 |
3.1.3 腐败惩治与预防法律法规制定制度缺失 | 第26-27页 |
3.1.4 腐败惩治与预防惩处制度执行力弱 | 第27页 |
3.1.5 腐败惩治与预防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 第27-28页 |
3.2 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的制度建设问题的成因 | 第28-31页 |
3.2.1 中国官僚政治影响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 第28-29页 |
3.2.2 重惩轻教思想导致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建设舍本逐末 | 第29-30页 |
3.2.3 社会制度意识薄弱致使腐败惩治与预防制度建设不受重视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的制度建设问题的对策 | 第32-47页 |
4.1 创新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 | 第32-34页 |
4.1.1 加设新录用公务员廉政法规考试 | 第32-33页 |
4.1.2 建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问责制 | 第33页 |
4.1.3 推行公务员廉政公积金制度 | 第33-34页 |
4.2 改进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的教育制度 | 第34-37页 |
4.2.1 健全腐败惩治与预防教育领导制度 | 第34-35页 |
4.2.2 完善腐败惩治与预防教育考评制度 | 第35-36页 |
4.2.3 增加腐败惩治与预防教育激励制度 | 第36-37页 |
4.3 健全我国腐败惩治与预防法律法规制定制度 | 第37-40页 |
4.3.1 建立《国家腐败惩治与预防法》 | 第37-38页 |
4.3.2 普及腐败惩治与预防法律法规制定的听证制度 | 第38-39页 |
4.3.3 完善腐败惩治与预防法律法规制定的评估制度 | 第39-40页 |
4.4 提高腐败惩治与预防惩处制度的执行力 | 第40-43页 |
4.4.1 设立中央独立反腐机构 | 第40页 |
4.4.2 建立异地交叉办案制度 | 第40-41页 |
4.4.3 强化案件巡视协调机制 | 第41-42页 |
4.4.4 优化国际反腐合作机制 | 第42-43页 |
4.5 完善腐败惩治与预防监督制度 | 第43-46页 |
4.5.1 推进官员财产监督制度 | 第43-44页 |
4.5.2 完善群众参与监督制度 | 第44-45页 |
4.5.3 规范网络媒体监督制度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