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机结构与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往复式剖分锯研究概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往复式剖分锯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往复式剖分锯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国内外往复式剖分锯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2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总体设计研究 | 第17-28页 |
2.1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工艺研究 | 第17-19页 |
2.1.1 加工对象分析 | 第17页 |
2.1.2 加工工艺分析 | 第17-19页 |
2.2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研究 | 第19-22页 |
2.2.1 生产效率的分析 | 第19-20页 |
2.2.2 锯片主要技术参数的设计与选用 | 第20-21页 |
2.2.3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 第21-22页 |
2.3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总体布局研究 | 第22-24页 |
2.3.1 机床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 | 第22页 |
2.3.2 加工运动方式的分析 | 第22-23页 |
2.3.3 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 | 第23-24页 |
2.4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总体结构设计 | 第24-27页 |
2.4.1 机架与工作台的结构设计 | 第24-25页 |
2.4.2 主机组件的结构设计 | 第25-26页 |
2.4.3 压梁组件的结构设计 | 第26页 |
2.4.4 摇尺机构的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机结构的设计研究 | 第28-40页 |
3.1 往复式剖分锯主机总体结构的确定 | 第28-29页 |
3.1.1 主机结构布局分析 | 第28页 |
3.1.2 主机结构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28-29页 |
3.2 主锯组件的设计研究 | 第29-32页 |
3.2.1 主锯切削力的设计计算 | 第29-30页 |
3.2.2 主锯电动机的选择 | 第30-31页 |
3.2.3 主锯组件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3.3 划线锯组件的结构设计研究 | 第32-34页 |
3.3.1 划线锯切削力的设计计算 | 第32-33页 |
3.3.2 划线锯电动机的选择 | 第33页 |
3.3.3 划线锯组件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4 主机机架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3.5 切削系统升降机构设计研究 | 第35-36页 |
3.5.1 驱动气缸的选型 | 第35页 |
3.5.2 切削系统升降机构的结构设计 | 第35-36页 |
3.6 主机驱动总成结构设计研究 | 第36-3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机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第40-53页 |
4.1 有限元分析方法简介 | 第40-41页 |
4.2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机静力学分析 | 第41-47页 |
4.2.1 主锯轴静力学分析 | 第41-44页 |
4.2.2 主锯锯座静力学分析 | 第44-47页 |
4.3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机模态分析 | 第47-50页 |
4.3.1 主锯轴模态分析 | 第47-49页 |
4.3.2 主锯锯座模态分析 | 第49-50页 |
4.4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主锯座拓扑优化分析 | 第50-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的控制系统研究 | 第53-69页 |
5.1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第53-58页 |
5.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53页 |
5.1.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 第53-55页 |
5.1.3 控制系统功能描述及分析 | 第55-58页 |
5.1.4 控制系统资源需求统计 | 第58页 |
5.2 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设计及硬件选型 | 第58-62页 |
5.2.1 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设计 | 第58-59页 |
5.2.2 控制系统硬件的选型 | 第59-62页 |
5.3 往复式锯材剖分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研究 | 第62-68页 |
5.3.1 控制系统触摸屏的设计研究 | 第62-64页 |
5.3.2 控制系统PLC的I/O端子分配 | 第64-65页 |
5.3.3 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 第65-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