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7页 |
第2章 航运保险概念及航运保险现状 | 第17-27页 |
2.1 航运保险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世界航运保险现状 | 第18-21页 |
2.2.1 伦敦航运保险现状 | 第18页 |
2.2.2 新加坡航运保险现状 | 第18-19页 |
2.2.3 香港航运保险现状 | 第19页 |
2.2.4 全球航运保险航运及相关行业现状 | 第19-21页 |
2.3 我国航运保险现状 | 第21-27页 |
2.3.1 我国航运保险市场现状 | 第21-23页 |
2.3.2 我国航运保险法律环境现状 | 第23-25页 |
2.3.3 上海航运保险现状 | 第25-27页 |
第3章 航运保险竞争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第27-35页 |
3.1 航运保险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3.1.1 调查步骤 | 第27页 |
3.1.2 数据采集与样本描述 | 第27-28页 |
3.1.3 航运保险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3.2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第29-32页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航运保险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35-43页 |
4.1 指标量化 | 第35-36页 |
4.2 上海、伦敦、香港和新加坡航运保险竞争力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第36-39页 |
4.2.1 上海航运保险竞争力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第36-37页 |
4.2.2 伦敦航运保险竞争力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第37页 |
4.2.3 香港航运保险竞争力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第37-38页 |
4.2.4 新加坡航运保险竞争力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 第38-39页 |
4.3 评价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4.3.1 上海、伦敦、香港和新加坡航运保险竞争力对比 | 第39-40页 |
4.3.2 上海、伦敦、香港和新加坡航运保险竞争力指标边际产出分析 | 第40-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提升上海航运保险竞争力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5.1 提升上海航运保险竞争力的意义 | 第43-44页 |
5.1.1 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 | 第43页 |
5.1.2 上海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需要 | 第43-44页 |
5.2 提升上海航运保险竞争力政策建议 | 第44-47页 |
5.2.1 完善航运保险法律建设 | 第44页 |
5.2.2 构建航运保险人才培养机制 | 第44-45页 |
5.2.3 实施航运保险财税优惠政策 | 第45-46页 |
5.2.4 创新航运保险产品 | 第46页 |
5.2.5 加强航运保险市场监管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