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1.1 研究课题提出及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内容、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2.1 合作学习 | 第9页 |
1.2.2 边缘人 | 第9页 |
1.2.3 生物合作学习中的边缘人 | 第9-10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3.1 国内外合作学习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1.3.2 国内外“边缘人”的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1.4.1 发展理论 | 第16页 |
1.4.2 社会互赖理论 | 第16-17页 |
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 第17-31页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7-18页 |
2.1.1 问卷组成 | 第17-18页 |
2.1.2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2.1.3 调查问卷的回收 | 第18页 |
2.2 边缘人现状分析 | 第18-19页 |
2.2.1 边缘人比率较高 | 第18-19页 |
2.2.2 男女边缘人比例存在差异 | 第19页 |
2.3 边缘人成因分析 | 第19-31页 |
2.3.1 边缘人形成的内因 | 第19-23页 |
2.3.2 边缘人形成的外因 | 第23-28页 |
2.3.3 三种类型边缘人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3 课堂观察与访谈 | 第31-36页 |
3.1 课堂观察 | 第31-32页 |
3.2 访谈结果 | 第32-36页 |
3.2.1 对生物学科兴趣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2页 |
3.2.2 对合作学习的态度和认同度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2页 |
3.2.3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2页 |
3.2.4 小组分工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2页 |
3.2.5 小组氛围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2-33页 |
3.2.6 小组意见分歧时的处理方式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3页 |
3.2.7 发言的受重视程度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3-34页 |
3.2.8 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影响边缘人的形成 | 第34页 |
3.2.9 边缘人的可转化性 | 第34页 |
3.2.10 不同访谈对象的边缘人成因分析 | 第34-36页 |
4 生物合作学习中边缘人的转化策略 | 第36-41页 |
4.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第36页 |
4.2 改善合作学习的引导方式 | 第36页 |
4.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第36-37页 |
4.4 合理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 第37-38页 |
4.5 预留充足的准备时间 | 第38页 |
4.6 合理分组与分工 | 第38-39页 |
4.7 关注学习合作学习的动态 | 第39页 |
4.8 关注弱势学生 | 第39页 |
4.9 完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 第39-40页 |
4.10 帮助学生提升对自我的认同感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A | 第44-47页 |
附录B | 第47-48页 |
附录C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