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2.1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内涵 | 第17-19页 |
2.1.1 地方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含义 | 第17-18页 |
2.1.2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含义 | 第18-19页 |
2.2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内容 | 第19-21页 |
2.2.1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设施的能力 | 第20页 |
2.2.2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能力 | 第20页 |
2.2.3 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活动的能力 | 第20-21页 |
2.2.4 地方政府提供其他相关文化服务的能力 | 第21页 |
2.3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意义 | 第21-22页 |
2.3.1 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 第21页 |
2.3.2 有利于地方政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 | 第21-22页 |
2.3.3 有利于推进地方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发展 | 第22页 |
2.4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2.4.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页 |
2.4.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2.4.3 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成就、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第24-35页 |
3.1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成就 | 第24-28页 |
3.1.1 地方政府举办公共文化设施的能力在逐渐加强 | 第24-25页 |
3.1.2 地方政府供给公共文化产品的能力在持续增强 | 第25-26页 |
3.1.3 地方政府主导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能力日益提高 | 第26-27页 |
3.1.4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财政能力不断提高 | 第27-28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存在的不足 | 第28-31页 |
3.2.1 地方政府运营管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能力不足 | 第28-29页 |
3.2.2 地方政府组织开展高质量公共文化活动能力不足 | 第29页 |
3.2.3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能力不足 | 第29-30页 |
3.2.4 地方政府均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能力不足 | 第30-31页 |
3.3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31-35页 |
3.3.1 地方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31-32页 |
3.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公益性”与市场化运作的“自利性”之间的固有矛盾 | 第32-33页 |
3.3.3 公众与地方政府间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诉求与回应渠道尚不健全 | 第33页 |
3.3.4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绩效评估体系的缺失 | 第33-35页 |
第4章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对策 | 第35-43页 |
4.1 构建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 第35-37页 |
4.1.1 发挥地方政府主导作用 | 第35-36页 |
4.1.2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供给 | 第36-37页 |
4.2 改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 | 第37-38页 |
4.3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 | 第38-39页 |
4.4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 | 第39页 |
4.5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 第39-41页 |
4.6 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技术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