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一、绪论 | 第9-14页 |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四) 主要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2-14页 |
| 二、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概述 | 第14-23页 |
| (一) 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沿革及内涵 | 第14-15页 |
| (二) 从舞蹈到音乐:“撒叶儿嗬”的发展演变 | 第15-17页 |
| (三) “撒叶儿嗬”的音乐特点 | 第17-19页 |
| (四) “撒叶儿嗬”的文化意义 | 第19-23页 |
| 三、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第23-29页 |
| (一) “撒叶儿嗬”发展概况——以野三关镇为例 | 第23页 |
| (二) 野三关镇“撒叶儿嗬”的传承与发展 | 第23-26页 |
| (三) 野三关镇“撒叶儿嗬”保护与传承经验总结 | 第26-29页 |
| 四、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 | 第29-32页 |
| (一) “撒叶儿嗬”受到现代音乐审美的巨大冲击 | 第29-30页 |
| (二) “撒叶儿嗬”断层危机与音乐表演世俗化 | 第30-31页 |
| (三) 鄂西土家族地区大众文化自觉意识淡薄 | 第31-32页 |
| 五、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探索 | 第32-35页 |
| (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撒叶儿嗬”的资金扶持力度 | 第32-33页 |
| (二) 提高“撒叶儿嗬”传唱群体文化素养,加快传承人队伍建设 | 第33页 |
| (三) 建立原生态艺术之乡,促进土家族音乐“撒叶儿嗬”的传承与发展 | 第33-35页 |
| 六、结语 | 第35-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