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课题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冷端系统概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冷端系统概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冷端系统相关设备特性介绍 | 第12-16页 |
2.1 冷端系统概述 | 第12页 |
2.2 凝结水系统及设备 | 第12-13页 |
2.2.1 凝汽器 | 第12-13页 |
2.2.2 凝结水泵 | 第13页 |
2.3 抽真空系统及设备 | 第13-14页 |
2.4 循环水系统及设备 | 第14-15页 |
2.5 其他辅助设备及系统 | 第15-16页 |
第3章 冷端系统相关设备运行特性分析及数学模型建立 | 第16-24页 |
3.1 凝汽器运行特性分析 | 第16-20页 |
3.1.1 冷却水进口温度 | 第17页 |
3.1.2 冷却水温升 | 第17-18页 |
3.1.3 传热端差 | 第18-19页 |
3.1.4 凝汽器的变工况热力特性分析 | 第19-20页 |
3.2 循环水泵运行特性分析 | 第20-24页 |
3.2.1 流量与扬程性能曲线 | 第20-21页 |
3.2.2 循环水泵内各种损失 | 第21页 |
3.2.3 循环水泵的管路特性 | 第21-22页 |
3.2.4 循环水泵运行工作点的确定 | 第22-24页 |
第4章 国电铜陵厂冷端优化试验及分析 | 第24-42页 |
4.1 机组主要设计规范 | 第24-26页 |
4.2 试验目的 | 第26页 |
4.3 试验内容和工况 | 第26-27页 |
4.3.1 微增出力试验 | 第26页 |
4.3.2 循环水泵运行方式调整试验 | 第26-27页 |
4.4 试验标准及相关仪表、测点 | 第27-28页 |
4.4.1 试验标准 | 第27页 |
4.4.2 试验测点 | 第27页 |
4.4.3 试验数据测量 | 第27-28页 |
4.5 试验步骤 | 第28-29页 |
4.6 数据处理及相关计算 | 第29-31页 |
4.6.1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4.6.2 数据计算 | 第29-31页 |
4.7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42页 |
4.7.1 机组微增出力试验 | 第31-36页 |
4.7.2 冷端优化调整试验结果 | 第36页 |
4.7.3 真空严密性试验 | 第36-37页 |
4.7.4 不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下凝汽器性能 | 第37-38页 |
4.7.5 不同循环水温度下对应不同循环水泵运行方式时凝汽器背压 | 第38-39页 |
4.7.6 机组运行最佳背压和循环水泵最佳运行方式 | 第39-4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附录Ⅰ 汽轮机性能测点布置图 | 第48-49页 |
附录Ⅱ 汽轮机性能试验测点及仪表清单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