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制动装置论文

关于我国重载列车制动系统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本研究的背景资料、重要的意义与目的第9-10页
        1.1.1 本研究的背景资料第9页
        1.1.2 本研究的重要意义第9-10页
        1.1.3 本研究的目的第10页
    1.2 国内外重载型列车的发展情况第10-14页
        1.2.1 国内重载型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第10-11页
        1.2.2 国外重载铁路运输发展状况第11-12页
        1.2.3 重载型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第12-13页
        1.2.4 国内重载型货车运行的必要性与现状第13-14页
    1.3 小结第14-15页
2 重载列车运输及制动技术研究第15-24页
    2.1 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研究第15-17页
        2.1.1 关于铁路组织重载型运输的形式第15-16页
        2.1.2 我国铁路的重载运输对装备的要求第16-17页
    2.2 车辆制动技术研究第17-22页
        2.2.1 车辆制动方式的分类第17-20页
        2.2.2 车辆制动机分类第20-21页
        2.2.3 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原理第21-22页
    2.3 目前我国重载列车制动系统发展研究第22-23页
        2.3.1 列车制动控制第22页
        2.3.2 货车制动机第22-23页
        2.3.3 基础制动装置第23页
    2.4 小结第23-24页
3 采用Locotrol技术对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进行试验研究第24-36页
    3.1 试验装备第24-25页
        3.1.1 试验设备第24页
        3.1.2 列车运行试验主要内容第24页
        3.1.3 列车静置制动试验主要内容第24-25页
        3.1.4 2万吨列车试验具体编组及测点第25页
    3.2 试验制动性能指标分析第25-27页
        3.2.1 组合列车与单编列车制动性能比较第25-26页
        3.2.2 组合列车不同编组方式的比较第26-27页
    3.3 新老C80车钩试验数据分析第27-33页
        3.3.1 C80改进前后制动性能比较第27-29页
        3.3.2 新老C80车钩试验数据分析第29-33页
    3.4 循环制动分析第33-35页
        3.4.1 再充风时间问题第33-34页
        3.4.2 循环制动中的车钩力第34-35页
    3.5 小结第35-36页
4 未来我国重载列车系统发展趋势的分析与探究第36-51页
    4.1 重载货物列车纵向冲击第36-38页
        4.1.1 影响重载列车纵向冲击的因素第36页
        4.1.2 影响货物列车纵向冲击因素的分析第36-37页
        4.1.3 车钩间隙对纵向冲击的影响第37-38页
        4.1.4 改善货物列车纵向冲击的措施第38页
    4.2 我国重载列车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38-42页
        4.2.1 我国货车制动装置概况第39-40页
        4.2.2 货车重载和提速对制动系统的要求第40-42页
    4.3 国内外先进的重载列车制动控制系统性能分析与计算第42-48页
        4.3.1 制动距离计算和提速问题第42-44页
        4.3.2 提速货车的制动能力第44页
        4.3.3 粘着系数和空车位调整压力问题第44-45页
        4.3.4 列车纵向冲击作用第45-48页
    4.4 重载列车如何实现更先进更安全制动的建议与讨论第48-50页
        4.4.1 货车提速的现状与展望第48页
        4.4.2 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的展望第48-49页
        4.4.3 高摩合成闸瓦的发展方向第49页
        4.4.4 无级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展望第49-50页
    4.5 小结第50-51页
结论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地区混凝土修补用聚合物砂浆试验研究
下一篇:铁路机务段机车及其配件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