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 第2章 基本案情 | 第10-12页 |
| 2.1 案情介绍 | 第10页 |
| 2.2 判决结果 | 第10-12页 |
| 第3章 本案的争议焦点 | 第12-17页 |
| 3.1 A、B、C公司之间签订的《三方协议》是否侵害了Z银行的合法权益 | 第12-13页 |
| 3.1.1 肯定主张 | 第12-13页 |
| 3.1.2 否定主张 | 第13页 |
| 3.2 A、B、C三司之间签订的《三方协议》是否属于恶意串通 | 第13-15页 |
| 3.2.1 肯定主张 | 第13-14页 |
| 3.2.2 否定主张 | 第14-15页 |
| 3.3 A、B公司是否构成关联公司人格混同 | 第15-17页 |
| 3.3.1 肯定主张 | 第15页 |
| 3.3.2 否定主张 | 第15-17页 |
| 第4章 案件争议焦点评析 | 第17-26页 |
| 4.1 A、B、C三公司签订的《三方协议》构成恶意串通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 第17-21页 |
| 4.1.1 有关合同效力的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 4.1.2 我国立法及司法对于恶意串通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认定 | 第18-19页 |
| 4.1.3 A、B、C公司构成恶意串通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之竞合 | 第19-21页 |
| 4.2 现有证据足以证明A、B公司存在人格混同 | 第21-24页 |
| 4.2.1 公司法人人格独立的基础理论 | 第21页 |
| 4.2.2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及司法适用 | 第21-23页 |
| 4.2.3 基于现有证据足以认定A、B公司存在人格混同 | 第23-24页 |
| 4.3 由本案引发的一点延伸思考 | 第24-26页 |
| 结论 | 第26-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