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16-22页 |
1.2.1 国内外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2 国内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2.3 国内外城乡收入差距与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20-22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22-2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3-25页 |
1.4.1 创新点 | 第23-2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4-25页 |
第2章 经济发展、民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2.1 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内涵 | 第25-27页 |
2.1.1 经济发展内涵 | 第25-26页 |
2.1.2 民生发展内涵 | 第26-27页 |
2.2 经济发展、民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分析 | 第27-33页 |
2.2.1 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直接相互关系 | 第27-29页 |
2.2.2 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的间接相互关系 | 第29-31页 |
2.2.3 经济发展、民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基本假设 | 第31-33页 |
第3章 经济发展、民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 | 第33-40页 |
3.1 经济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3.2 民生发展现状 | 第34-38页 |
3.3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 | 第38-40页 |
第4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综合指数的测度 | 第40-45页 |
4.1 综合指数测度方法的选取 | 第40-41页 |
4.2 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1-43页 |
4.3 经济发展与民生发展综合指数的形成 | 第43-45页 |
第5章 经济发展、民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5-59页 |
5.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45-46页 |
5.2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6-50页 |
5.2.1 PVAR的GMM估计结果 | 第46-48页 |
5.2.2 经济发展、民生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脉冲响应结果 | 第48-50页 |
5.2.3 方差分解结果 | 第50页 |
5.3 分区域PVAR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50-59页 |
5.3.1 东部地区实证分析结果 | 第50-53页 |
5.3.2 中部地区实证分析结果 | 第53-56页 |
5.3.3 西部地区实证分析结果 | 第56-59页 |
第6章 政策建议 | 第59-64页 |
6.1 东中西部实证结果比较 | 第59-6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1-63页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表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