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以山西省监漳镇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养老模式理论基础第11-13页
        1.2.1 交换相对论第11-12页
        1.2.2 路径依赖性理论第12页
        1.2.3 需求层次化理论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研究养老模式的意义和目的第16-17页
        1.4.1 研究养老模式的理论意义第16-17页
        1.4.2 研究养老模式的现实意义第17页
        1.4.3 研究养老模式的目的第17页
    1.5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第17-18页
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2.1 文献查阅法第18页
    2.2 案例分析法第18页
    2.3 农户走访第18页
    2.4 资料收集第18页
    2.5 综合分析第18-19页
    2.6 技术路线第19-20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0-43页
    3.1 监漳镇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第20-21页
    3.2 监漳镇老龄人口结构与养老模式第21-22页
        3.2.1 监漳镇的老龄人口结构第21页
        3.2.2 目前监漳镇的养老模式第21-22页
    3.3 监漳镇的老龄化现象第22-25页
        3.3.1 家庭养老负担重第22-23页
        3.3.2 自我养老能力不足第23页
        3.3.3 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混乱第23-24页
        3.3.4 社区养老质量低下第24页
        3.3.5 监漳镇农村养老模式与城市养老的差距第24-25页
    3.4 监漳镇老龄化现象的制约因素第25-27页
        3.4.1 伦理思想的逐步淡化第25-26页
        3.4.2 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第26页
        3.4.3 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第26-27页
    3.5 人口老龄背景下农村养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第27-30页
    3.6 农村社保与养老体系建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30-33页
        3.6.1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第30-31页
        3.6.2 建立养老体系的紧迫性第31-33页
    3.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第33-38页
        3.7.1 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选择的依据第34-36页
        3.7.2 多元化养老模式体系的具体内容第36-38页
    3.8 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与养老体系对策第38-43页
        3.8.1 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模式第38页
        3.8.2 规范养老保险制度第38-39页
        3.8.3 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第39页
        3.8.4 宣传确立社会化养老的理念第39-40页
        3.8.5 深化社区养老第40-41页
        3.8.6 增强养老服务内容的针对性第41-42页
        3.8.7 提高部门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队伍第42-43页
4 讨论第43-46页
    4.1 选择有效模式,促进多层次立体化第43页
    4.2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策宣传第43-44页
    4.3 弘扬孝文化,加强思想宣传第44-46页
5 研究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治理建筑领域欠薪问题研究--以N市为例
下一篇:GX电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