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

课堂文化视域下的对话教学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一、引言第10-22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5页
        1. 对社会文化、课堂文化的看法:一种担忧第10-12页
        2. 对教育现状、教学现状的感受:一种反思第12-13页
        3. 对对话理念、对话教学的向往:一种策略第13-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20页
        1. 文献分析法第15-20页
        2. 历史研究法第20页
    (三) 基本假设第20-22页
二、研究综述第22-39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7页
        1. 对话第22-23页
        2. 对话理念第23-25页
        3. 对话教学第25-26页
        4. 课堂文化第26-27页
        5. 两者的关系第27页
    (二) 对话教学的文化历史考察第27-33页
        1. 古代大同文化——朴素的对话教学:孔子、苏格拉底第28-29页
        2. 近代阶级文化——理性的对话教学:布伯,巴赫金,伽达默尔,伯姆等第29-31页
        3. 当代多元文化——新型的对话教学:弗莱雷等第31-33页
    (三) 对话教学的理论依据第33-36页
        1. 相遇关系理论第33-34页
        2. 文化行动理论第34-35页
        3. 解放教育理论第35-36页
    (四) 对话教学的意义第36-39页
        1. 对学生个体的意义第37页
        2. 对教师群体的意义第37页
        3. 对学校整体的意义第37-38页
        4. 对教育全体的意义第38-39页
三、对话教学缺失的现状、原因及危害第39-50页
    (一) 对话教学缺失的现状第39-43页
    (二) 对话教学缺失的原因第43-44页
        1. 对对话教学的误解第43页
        2. 对对话教学的排斥第43-44页
        3. 对教学速度的追求第44页
    (三) 对话教学缺失的危害第44-50页
        1. 反对话教学的课堂文化特点第45-47页
        2. 反对话教学的具体危害第47-50页
四、对话教学开展的策略第50-57页
    (一) 重建关系——准备前提第50-52页
    (二) 方法步骤——实施过程第52-53页
    (三) 积极反馈——反思经验第53-55页
    (四) 及时总结——提炼升华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下一篇:非重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