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论文

基于OC8051芯片处理器的3D IC布局布线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论文架构第17-20页
第二章 3D IC及布局布线技术介绍第20-38页
    2.1 三维集成电路技术面临的挑战第20-23页
    2.2 三维集成的机遇第23-25页
    2.3 3D电路的集成方法及其电路结构第25-31页
        2.3.1 非接触 3D IC第29-31页
    2.4 3D集成电路垂直互连与F2F的制作工艺第31-34页
    2.5 集成电路的布局布线技术第34-36页
        2.5.1 三维集成电路的布局布线技术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F2F及TSV通孔在EDA软件中的实现第38-48页
    3.1 F2F通孔的实现第38-43页
        3.1.1 Flip-Chip工艺介绍第38-39页
        3.1.2 F2F通孔的实现第39-43页
    3.2 TSV通孔的实现第43-46页
        3.2.1 TSV的建立第43-45页
        3.2.2 含有TSV通孔的PAD第45-46页
    3.3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基于OC8051芯片处理器的 3D IC设计第48-76页
    4.1 3D IC流程设计方案第48-51页
        4.1.1 OC8051芯片处理器的基本结构第49页
        4.1.2 3D OC8051芯片处理器的结构修改第49-51页
        4.1.3 3D IC使用的布局布线工具第51页
    4.2 Wide I/O结构的 3D IC布局布线第51-70页
        4.2.1 Wide I/O接口技术标准的引入第51-58页
        4.2.2 3D IC的电源规划第58-66页
        4.2.3 标准单元的放置和时钟树综合第66-68页
        4.2.4 布线第68-70页
    4.3 TSV通孔的导入第70-72页
    4.4 3D IC的时序分析第72-73页
    4.5 本章小节第73-7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估时作业成本法在医疗项目成本核算中的研究--以Z医院为例
下一篇:大兴安岭森林空间结构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