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4 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1-25页 |
2.1 蓬勃发展——幸福新构成PERMA结构 | 第11-18页 |
2.1.1 P积极情绪 | 第11-13页 |
2.1.2 E投入 | 第13-14页 |
2.1.3 R良好人缘 | 第14-15页 |
2.1.4 M生命意义 | 第15-17页 |
2.1.5 A自我成就感 | 第17-18页 |
2.2 优势性格的界定 | 第18-20页 |
2.2.1 优势性格的概念 | 第18页 |
2.2.2 优势性格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3 优势性格的测量 | 第19-20页 |
2.3 自我力量的界定 | 第20-25页 |
2.3.1 自我力量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自我力量的分类 | 第21-23页 |
2.3.3 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对象与方法 | 第25-2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1.1 全省调研 | 第25页 |
3.1.2 资料来源 | 第25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5-27页 |
3.2.1 理论方法 | 第25页 |
3.2.2 实证方法 | 第25-26页 |
3.2.3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7-56页 |
4.1 心理调研基本资料分析 | 第27-29页 |
4.1.1 人口学资料分析结果 | 第27页 |
4.1.2 社会学资料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4.2 大学生蓬勃发展、自我力量、性格优势的统计量分析 | 第29-32页 |
4.2.1 大学生蓬勃发展5项指标的统计量分析 | 第29页 |
4.2.2 大学生积极心理效标-自我力量9项指标的统计量分析 | 第29-30页 |
4.2.3 大学生美德6大指数和性格优势25项指标的统计量分析 | 第30-32页 |
4.3 大学生蓬勃发展、自我力量、性格优势的性别比较 | 第32-38页 |
4.3.1 男女大学生蓬勃发展5项指标均值比较T检验 | 第32-33页 |
4.3.2 男女大学生自我力量9项指标均值比较T检验 | 第33-34页 |
4.3.3 男女大学生6大美德和24项性格优势均值比较T检验 | 第34-38页 |
4.4 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模型 | 第38-41页 |
4.4.1 总样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页 |
4.4.2 男女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4.4.3 各年级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4.5 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自我力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 第41-46页 |
4.5.1 总样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自我力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1-42页 |
4.5.2 男女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自我力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4.5.3 各年级大学生性格优势预测其自我力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4.6 大学生自我力量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模型 | 第46-52页 |
4.6.1 总样大学生自我力量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6.2 男女大学生自我力量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4.6.3 各年级大学生自我力量预测其蓬勃发展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4.7 大学生“性格优势-自我力量-蓬勃发展”结构方程模型 | 第52-56页 |
4.7.1 大学生“性格优势-自我力量-蓬勃发展”完全中介结构方程模型 | 第52-53页 |
4.7.2 大学生“性格优势-自我力量-蓬勃发展”部分中介结构方程模型 | 第53-56页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56-64页 |
5.1 美德及性格优势特点 | 第56-57页 |
5.1.1 大学生具有鲜明的3大美德和14项性格优势特征 | 第56页 |
5.1.2 大学生美德和性格优势群特征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5.2 自我力量和蓬勃发展的特征 | 第57-58页 |
5.2.1 大学生具有鲜明的3大自我力量和3项蓬勃发展特征 | 第57-58页 |
5.2.2 大学生自我力量和蓬勃发展优势特征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58页 |
5.3 男女生性格优势、自我力量和蓬勃发展 | 第58-59页 |
5.3.1 男女生在性格优势、自我力量和蓬勃发展各有其特点 | 第58-59页 |
5.3.2 男女生性格优势、自我力量方面差异性可能的原因分析 | 第59页 |
5.4 大学生性格优势对其自我力量和蓬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 第59-61页 |
5.5 大学生自我力量对性格优势激发蓬勃发展具有积极中介效应 | 第61页 |
5.6 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的工作建议 | 第61-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