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0页 |
1.1 精氨酸酶的分布及性质 | 第12-14页 |
1.1.1 自然界中精氨酸酶的分布 | 第12页 |
1.1.2 生物体中精氨酸酶的分布 | 第12-13页 |
1.1.3 精氨酸酶的性质 | 第13-14页 |
1.1.4 精氨酸酶缺乏性疾病 | 第14页 |
1.2 精氨酸酶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作用 | 第14-16页 |
1.3 精氨酸酶在药物研发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1 药物研发 | 第16-17页 |
1.3.2 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 第17页 |
1.4 精氨酸酶的激活剂与抑制剂 | 第17-18页 |
1.4.1 精氨酸酶的激活剂 | 第17页 |
1.4.2 精氨酸酶的抑制剂 | 第17-18页 |
1.5 蛋白药物的长效表达 | 第18-19页 |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第2章 野生型精氨酸酶Ⅰ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的研究 | 第20-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菌种和质粒 | 第20页 |
2.1.2 试剂和药品 | 第20-21页 |
2.1.3 仪器和设备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2.2.1 野生型精氨酸酶Ⅰ的表达纯化 | 第22-23页 |
2.2.2 突变型精氨酸酶Ⅰ质粒的构建 | 第23-24页 |
2.2.3 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蛋白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2.2.4 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酶活力测定 | 第25页 |
2.2.5 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米氏常数测定 | 第25页 |
2.2.6 L-Val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7 DMSO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2.2.8 甘氨酸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2.2.9 阿魏酸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26页 |
2.2.10 谷氨酸钠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2.3.1 野生型精氨酸酶Ⅰ的表达纯化 | 第27-28页 |
2.3.2 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28-30页 |
2.3.3 突变型精氨酸酶Ⅰ的表达纯化 | 第30-31页 |
2.3.4 L-Val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2.3.5 DMSO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3页 |
2.3.6 甘氨酸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7 阿魏酸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8 谷氨酸钠对野生型与突变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2.4 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的研究 | 第38-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3.2.1 PEG包埋修饰野生型精氨酸酶Ⅰ的条件探索 | 第38页 |
3.2.2 PEG修饰蛋白与未修饰蛋白的分离 | 第38-39页 |
3.2.3 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蛋白含量测定 | 第39页 |
3.2.4 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酶活力测定 | 第39页 |
3.2.5 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米氏常数测定 | 第39页 |
3.2.6 DMSO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3.2.7 甘氨酸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8 阿魏酸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3.2.9 谷氨酸钠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4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6页 |
3.3.1 PEG包埋修饰野生型精氨酸酶Ⅰ的条件探索 | 第40-42页 |
3.3.2 PEG修饰蛋白与未修饰蛋白的分离 | 第42-43页 |
3.3.3 DMSO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4 甘氨酸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5 阿魏酸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45页 |
3.3.6 谷氨酸钠对PEG修饰的野生型精氨酸酶Ⅰ活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