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17-50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7-21页 |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21-24页 |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4-45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45-48页 |
| 1.5 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48-50页 |
| 2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理论分析 | 第50-67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50-53页 |
| 2.2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提出 | 第53-56页 |
| 2.3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存在性的理论分析 | 第56-63页 |
| 2.4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内涵与表征 | 第63-66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3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分析 | 第67-104页 |
| 3.1 样本选择 | 第67-78页 |
| 3.2 问卷调研 | 第78-85页 |
| 3.3 描述性分析 | 第85-103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4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水平的测度 | 第104-117页 |
| 4.1 职住平衡度指标 | 第104-109页 |
| 4.2 工作可及性指标 | 第109-112页 |
| 4.3 通勤时间与空间指标 | 第112-11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 5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住房福利影响 | 第117-143页 |
| 5.1 住房福利内容与衡量指标 | 第117-120页 |
| 5.2 住房福利变化测度 | 第120-133页 |
| 5.3 住房福利变化的影响因素 | 第133-142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 6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形成机理 | 第143-166页 |
| 6.1 引致因素筛选 | 第143-145页 |
| 6.2 政府维度:公共政策推动 | 第145-152页 |
| 6.3 市场维度:市场机制强化 | 第152-157页 |
| 6.4 个体维度:居民选择促成 | 第157-162页 |
| 6.5 政府、市场和个体的综合机制 | 第162-165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165-166页 |
| 7 公共租赁住房空间失配的矫正 | 第166-182页 |
| 7.1 公共租赁住房选址优化 | 第166-173页 |
| 7.2 公共租赁住房营建优化 | 第173-178页 |
| 7.3 通勤优化与就业优化 | 第178-180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180-182页 |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82-188页 |
| 8.1 研究结论 | 第182-185页 |
| 8.2 可能的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85-188页 |
| 致谢 | 第188-1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1-204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04-206页 |
| 附录2 武汉市公共租赁住房居民调查问卷 | 第206-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