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金龙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资源分布第11页
    1.2 性状第11-12页
    1.3 化学成分第12-22页
        1.3.1 黄酮类第12-14页
        1.3.2 萜类第14-17页
        1.3.3 三萜皂苷类第17-20页
        1.3.4 挥发油第20-21页
        1.3.5 有机酸第21-22页
        1.3.6 无机元素第22页
        1.3.7 其它类化合物第22页
    1.4 金龙胆草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第22-23页
    1.5 药理作用第23-25页
        1.5.1 抗肿瘤作用第23-24页
        1.5.2 抗溃疡作用第24页
        1.5.3 祛痰止咳平喘作用第24页
        1.5.4 抗菌作用第24-25页
        1.5.5 其它作用第25页
        1.5.6 临床应用第25页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金龙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第26-42页
    2.1 金龙胆草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第26-36页
        2.1.1 化合物JLDC-A1的结构鉴定第26-28页
        2.1.2 化合物KH-2 的结构鉴定第28-30页
        2.1.3 化合物KH-3 的结构鉴定第30-32页
        2.1.4 化合物KH-4 的结构鉴定第32-33页
        2.1.5 化合物KH-5 的结构鉴定第33-35页
        2.1.6 化合物KH-6 的结构鉴定第35页
        2.1.7 化合物KH-7 的结构鉴定第35-36页
    2.2 实验部分第36-41页
        2.2.1 药材、仪器、分离条件第36-38页
        2.2.2 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第38-40页
        2.2.3 结构鉴定数据第40-41页
    2.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RP-HPLC法测定金龙胆草中两种二萜类化学成分的含量第42-58页
    3.1 实验仪器、材料及对照品第42-43页
    3.2 色谱条件考察第43-44页
        3.2.1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43页
        3.2.2 流动相的选择第43-44页
    3.3 提取条件的选择第44-47页
        3.3.1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44-45页
        3.3.2 提取方式的选择第45-46页
        3.3.3 提取溶剂用量的选择第46页
        3.3.4 提取次数的选择第46-47页
        3.3.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47页
    3.4 方法学考察第47-55页
        3.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8页
        3.4.2 线性关系考察第48-50页
        3.4.3 检测限和定量限第50页
        3.4.4 精密度实验第50-51页
        3.4.5 重复性实验第51-52页
        3.4.6 稳定性实验第52-53页
        3.4.7 加样回收率实验第53-55页
    3.5 金龙胆草中化合物JLDC-A1和KH-2 的含量测定第55-57页
        3.5.1 色谱条件第55页
        3.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55页
        3.5.3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第55页
        3.5.4 含量测定第55-57页
        3.5.5 结果与讨论第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图第63-73页
作者简介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南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