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过表达ZmPP2AA1基因和ZmNF-YA1基因对玉米植株抗逆性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符号说明第18-20页
第一章 前言第20-37页
    1.1 玉米适应磷匮乏的机制第20-30页
        1.1.1 磷缺乏限制农作物生产第20-21页
        1.1.2 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根系形态重塑第21-24页
        1.1.3 生长素调控低磷诱导的根系构型变化第24-25页
        1.1.4 生长素极性运输和PIN蛋白第25-28页
        1.1.5 由PID和PP2A介导的蛋白磷酸化调控生长素级性运输第28-30页
    1.2 NF-Y家族基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第30-35页
        1.2.1 植物NF-Y类转录因子家族第30-31页
        1.2.2 NF-Y转录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第31-32页
        1.2.3 NF-Y家族基因调控植物抗逆性第32-34页
        1.2.4 NF-YA家族第34-35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5-37页
第二章 过表达ZmPP2AA1提高玉米低磷耐受性第37-5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2.1.1 ZmPP2AA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8页
        2.1.2 ZmPP2AA1cDNA全长序列克隆第38页
        2.1.3 植物转基因表达载体和RNAi结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8页
        2.1.4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第38页
        2.1.5 转基因玉米植株的分子鉴定第38-39页
        2.1.6 玉米小苗营养液培养第39页
        2.1.7 激素处理实验第39-40页
        2.1.8 缺磷土壤栽培实验第40页
        2.1.9 玉米植株生物量和磷含量测定第40页
        2.1.10 玉米根系参数分析和磷吸收动力学参数测定第40页
        2.1.11 IAA含量测定第40页
        2.1.12 统计分析方法第40-4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41-54页
        2.2.1 ZmPP2AA1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1-42页
        2.2.2 ZmPP2AA1响应低磷胁迫第42页
        2.2.3 转基因玉米植株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第42-44页
        2.2.4 ZmPP2AA1影响玉米初生根和侧根的发育第44-45页
        2.2.5 ZmPP2AA1参与低磷诱导的根系构型重塑第45-46页
        2.2.6 过表达ZmPP2AA1增强玉米对低磷的耐受性第46-47页
        2.2.7 过表达ZmPP2AA1转基因植株积累较多的磷第47-48页
        2.2.8 过表达ZmPP2AA1植株具有改进的磷吸收速率第48-49页
        2.2.9 过表达ZmPP2AA1可提高玉米在低磷胁迫下的产量第49-50页
        2.2.10 玉米生长素含量分析第50-51页
        2.2.11 外源施加IAA和NPA对不同供磷条件下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第51-54页
    2.3 分析与讨论第54-57页
        2.3.1 ZmPP2AA1响应低磷胁迫且过表达ZmPP2AA1提高玉米低磷耐受性第54页
        2.3.2 ZmPP2AA1通过改变生长素运输或分布影响玉米根系发育第54-55页
        2.3.3 低磷诱导的玉米根系构型变化与ZmPP2AA1相关第55-57页
第三章 过表达ZmNF-YA1提高玉米抗旱性第57-81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57-61页
        3.1.1 玉米NF-YA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7-58页
        3.1.2 植物材料第58页
        3.1.3 菌株、质粒第58页
        3.1.4 转基因植株和突变体植株的分子检测第58页
        3.1.5 三叶期玉米渗透胁迫、盐胁迫和离子毒害处理第58-59页
        3.1.6 五叶期玉米植株的干旱处理第59页
        3.1.7 ZmNF-YA1基因表达模式检测第59-60页
        3.1.8 盆栽玉米开花前期干旱处理第60页
        3.1.9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第60页
        3.1.10 叶片细胞膜离子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60页
        3.1.11 叶片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第60页
        3.1.12 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60页
        3.1.13 免疫共沉淀(CO-IP)第60-61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61-78页
        3.2.1 ZmNF-YA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1页
        3.2.2 ZmNF-YA1启动子分析第61-63页
        3.2.3 不同玉米器官中ZmNF-YA1的表达模式分析第63页
        3.2.4 玉米叶片中ZmNF-YA1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第63-64页
        3.2.5 ZmNF-YA1过表达和Mu插入突变体植株的分子鉴定第64-66页
        3.2.6 ZmNF-YA1调节玉米植株生长和根系发育第66-68页
        3.2.7 盐胁迫、渗透胁迫及离子毒害对ZmNF-YA1过表达和Mu插入突变体苗期形态的影响第68-72页
        3.2.8 干旱胁迫对五叶期玉米植株表型的影响第72页
        3.2.9 开花前干旱胁迫对ZmNF-YA1过表达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第72-76页
        3.2.10 Co-IP检测ZmNF-YA1与ZmNF-YC17的互作第76-78页
    3.3 分析与讨论第78-81页
        3.3.1 ZmNF-YA1基因参与玉米生长和抗逆性调控第78-79页
        3.3.2 ZmNF-YA1基因影响玉米抗旱性的可能机制第79-81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4页
    4.1 过表达ZmPP2AA1提高玉米低磷耐受性第81页
    4.2 ZmNF-YA1在玉米生长发育和抗逆机制中的作用第81-82页
    4.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82页
    4.4 本论文工作的不足第82-83页
    4.5 论文工作继续深入的几点看法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103页
附录第103-119页
    附录1 ZmPP2AA与AtPP2AA蛋白“HEAT”重复多序列比对第103-104页
    附录2 玉米、拟南芥、水稻、小麦、二穗短柄草PP2AA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第104-105页
    附录3 ZmPP2AA1cDNA全长序列克隆材料与方法第105页
    附录4 植物转基因表达载体和RNAi结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第105-108页
    附录5 玉米转基因植株产生及筛选与纯合方法第108-110页
    附录6 转基因玉米植株的分子鉴定方法第110-116页
    附录7 玉米植株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第116-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20-121页
附件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耕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冰岛硫化叶菌ESCRT-Ⅲ同源蛋白在细胞分裂和病毒出芽过程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