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中国艺术论文--艺术市场论文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研究--以上海为例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1-12页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5页
第二章 建国后我国剧院建设的基本情况第15-22页
    第一节 1949-1977年我国剧院建设的探索期第15-16页
    第二节 解放后对上海剧院的接管改造第16-22页
        一、1949-1952 年对上海剧院剧场的接管第16-17页
        二、1953 年对上海剧院的民主改革第17-19页
        三、50 年代私营剧院的社会主义改造第19-22页
第三章 文化体制改革与剧院管理模式的变迁第22-33页
    第一节 1978年前我国剧院管理模式第22-23页
    第二节 文化体制改革中剧院管理经营模式的变迁第23-33页
        一、破冰时期的双轨制探索 (1978 年-1991 年)第23-26页
        二、整体推进阶段的企业化管理尝试(1992 年-2002 年)第26-29页
        三、攻坚阶段的转企改制(2003 年-2012 年)第29-31页
        四、剧院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阶段(2012 年-)第31-33页
第四章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的现状与困境第33-75页
    第一节 剧院在演出市场中的现状第33-38页
        一、中国演出市场现状第33-35页
        二、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现状第35-37页
        三、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的基本模式第37-38页
    第二节 事业单位性质的剧院第38-47页
        一、上海大剧院的建设背景第38-39页
        二、上海大剧院的空间规划布局第39-40页
        三、上海大剧院的管理经营模式分析第40-47页
    第三节 剧院院线管理经营模式第47-66页
        一、水平式与垂直式剧院院线管理经营模式第48-50页
        二、保利剧院院线管理模式概述第50-52页
        三、保利剧院院线管理模式的运营特点分析第52-57页
        四、保利剧院院线管理模式的优势分析第57-63页
        五、保利剧院院线管理模式的缺陷第63-66页
    第四节 转企改制剧院第66-75页
        一、剧院转企改制的原因分析第66-67页
        二、剧院转企改制的基本成效第67页
        三、转企改制剧院面临的问题第67-68页
        四、转起改制后上话的管理经营模式探索第68-75页
第五章 剧院的艺术营销第75-91页
    第一节 传统市场营销与艺术营销的区别第75-76页
    第二节 市场营销中的基本要素第76-78页
        一、市场第76页
        二、营销组合第76-77页
        三、产品与价格第77页
        四、分销与促销第77-78页
    第三节 剧院艺术营销的应用第78-81页
        一、艺术营销在文化领域中的发展变迁第78页
        二、艺术营销在表演艺术中的应用第78-79页
        三、剧院引入艺术营销理念的必要性第79-81页
    第四节 艺术营销的导向问题第81-84页
        一、艺术产品创作与艺术营销的矛盾第81-82页
        二、产品导向型艺术营销第82-83页
        三、市场导向与销售型导向艺术营销第83-84页
    第五节 艺术营销的社会导向引入第84-88页
    第六节 社会导向艺术营销矛盾的融合第88-91页
第六章 剧院产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市场中的应用第91-106页
    第一节 PPP在公共产品领域的应用第91页
    第二节 公共文化产品服务PPP模式的理论构建第91-93页
        一、公共产品理论第92页
        二、使用价格机制理论第92-93页
    第三节 剧院产品服务在市场体系中的进入第93-95页
    第四节 剧院PPP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应用第95-96页
    第五节 PPP模式在剧院产品服务中的几种模式第96-104页
        一、剧院产品服务的政府付费模式第96-98页
        二、剧院产品服务的使用者付费机制第98-101页
        三、剧院产品服务的评估后分流式二次供给第101-104页
    第六节 剧院产品服务PPP模式实践应用的意义第104-106页
第七章 文化管理体系的多中心制探索第106-124页
    第一节 公共管理中的共同治理第106-108页
        一、共同治理的必然性第106-107页
        二、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第107页
        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制度创新第107-108页
    第二节 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第108-111页
        一、现行文化管理制度的缺陷第108-109页
        二、我国公共文化的建设第109-110页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第110-111页
    第三节 公共文化艺术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11-113页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11-112页
        二、多中心理论第112-113页
    第四节 西方公共文化艺术的多主体管理体系第113-120页
        一、法国中央集权式文化管理第113-114页
        二、美国的自由式文化管理方式解析第114-115页
        三、英联邦国家一臂之距原则的解析第115-117页
        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模式共同构建第117-120页
    第五节 公共文化艺术的共同治理体系构建第120-124页
        一、公共文化艺术共同治理的实践意义第120-121页
        二、共同治理中的多方关系第121-122页
        三、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格局第122-124页
结论第124-127页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第124-125页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25-126页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后记第135-137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第137页
    一、作者简历第137页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蒋孝研究
下一篇:花生ABA途径抗逆基因AhLOS5克隆与抗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