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定稿审核表 | 第2-6页 |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三相AC/DC变换器的发展 | 第13-20页 |
1.1.1 三相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13-14页 |
1.1.2 三相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第14-17页 |
1.1.3 三相AC/DC整流器控制技术 | 第17-20页 |
1.2 DC/DC变换器的发展 | 第20-26页 |
1.2.1 软开关技术 | 第21-22页 |
1.2.2 同步整流技术 | 第22-23页 |
1.2.3 交错并联技术 | 第23-24页 |
1.2.4 多电平技术 | 第24-25页 |
1.2.5 数字化 | 第25页 |
1.2.6 无源元件集成与平面化 | 第25页 |
1.2.7 材料 | 第25-26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6-27页 |
第二章 VIENNA整流器的设计与优化 | 第27-54页 |
2.1 VIENNA整流器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7-30页 |
2.2 VIENNA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30-35页 |
2.2.1 自然坐标系下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2.2.2 旋转坐标系下VIENNA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2.3 VIENNA整流器工程设计 | 第35-46页 |
2.3.1 直流侧电容设计 | 第36-39页 |
2.3.2 LCL滤波器设计 | 第39-42页 |
2.3.3 控制系统设计 | 第42-46页 |
2.4 网侧输入电流谐波抑制及LCL滤波器优化 | 第46-52页 |
2.4.1 指定次谐波电流消除法 | 第47-50页 |
2.4.2 LCL滤波器优化 | 第50-5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三章 全桥DC/DC变换器的设计与优化 | 第54-77页 |
3.1 全桥DC/DC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54-58页 |
3.2 全桥DC/DC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3.2.1 全桥DC/DC变换器大信号模型 | 第58-59页 |
3.2.2 全桥DC/DC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第59-60页 |
3.3 全桥DC/DC变换器工程设计 | 第60-71页 |
3.3.1 交错并联结构 | 第61-62页 |
3.3.2 滤波电感设计 | 第62-63页 |
3.3.3 储能元件设计 | 第63-65页 |
3.3.4 隔直电容设计 | 第65页 |
3.3.5 变压器设计 | 第65-67页 |
3.3.6 换向桥的设计 | 第67页 |
3.3.7 控制系统设计 | 第67-71页 |
3.4 输出电流过零时畸变优化 | 第71-74页 |
3.4.1 短路电流计算 | 第73-74页 |
3.4.2 有限时间内的放电能否完成问题 | 第74页 |
3.5 系统仿真 | 第74-7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3kW稳流源实验结果 | 第77-87页 |
4.1 引入指定次谐波电流消除法VIENNA整流器实验 | 第78-79页 |
4.2 3kW稳流源整机实验 | 第79-85页 |
4.2.1 两级间双工通信 | 第79-80页 |
4.2.2 额定负载下10A启动试验 | 第80-81页 |
4.2.3 高温试验 | 第81-82页 |
4.2.4 静态与动态误差检测试验 | 第82-84页 |
4.2.5 谐波检测试验 | 第84-85页 |
4.2.6 效率检测试验 | 第8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89页 |
4.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7-88页 |
4.2 论文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