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1.3.1 农村信用社 | 第15页 |
1.3.2 股权结构 | 第15页 |
1.3.3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8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1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21-31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1.1 产权理论 | 第21-22页 |
2.1.2 制度绩效理论 | 第22-23页 |
2.1.3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4-31页 |
2.2.1 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关研究 | 第24-27页 |
2.2.2 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银行绩效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2.2.3 文献评述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历程与现状分析 | 第31-39页 |
3.1 农村商业银行的改制历程 | 第31-33页 |
3.2 样本农村商业银行现状分析 | 第33-37页 |
3.2.1 调查对象与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3.2.2 样本农村商业银行股权设置情况 | 第34页 |
3.2.3 样本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概况 | 第34-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信贷行为与经营绩效实证分析 | 第39-51页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39-40页 |
4.2 变量选择与说明 | 第40-42页 |
4.3 模型设定 | 第42页 |
4.4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2-43页 |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4.5.1 股权结构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5.2 信贷行为与经营绩效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5.3 股权结构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基于信贷行为的进一步检验 | 第47-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5.1.1 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符合"掏空假说" | 第51页 |
5.1.2 农村商业银行国有股权不利于其经营绩效水平提升,且对信贷行为也有一定消极影响 | 第51-52页 |
5.1.3 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利息收入以及贷款风险水平对经营绩效有显著影响 | 第5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2-55页 |
5.2.1 建立有效制衡的股权结构,避免股权高度集中 | 第52-53页 |
5.2.2 完善农村商业银行股东构成,建立多元化股权资本 | 第53页 |
5.2.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深化农村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 第53-54页 |
5.2.4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监管机制建设,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