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1.1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战略 | 第9-10页 |
1.1.2 教学改革及其理念创新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 | 第10-11页 |
1.2 问题的界定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关于教学理念的批判与建构 | 第12-14页 |
1.3.2 关于中职教学理念转型与改革 | 第14-15页 |
1.4 方法的选择 | 第15-17页 |
1.4.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1.4.2 叙事研究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中职教学理念转型的现实诉求 | 第17-24页 |
2.1 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凋弊及其培育 | 第17-18页 |
2.2 中职学生学习行为的偏差及其纠正 | 第18-20页 |
2.3 中职学生学习成就低下及其提升 | 第20-21页 |
2.4 中职教师教学理念陈旧及其更新 | 第21-24页 |
第3章 中职关怀型教学理念的叙事研究 | 第24-36页 |
3.1 一个教师的教学叙事 | 第24-30页 |
3.1.1 搭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 第26-28页 |
3.1.2 重视纵向比较,及时肯定 | 第28-30页 |
3.1.3 提供展示平台,改革评奖模式 | 第30页 |
3.1.4 创设共享的学习空间 | 第30页 |
3.2 对教学叙事的评析 | 第30-32页 |
3.3 从教学经验到教学理念 | 第32-34页 |
3.3.1 回归当下的心灵关怀 | 第32-33页 |
3.3.2 着眼学生的学业发展 | 第33页 |
3.3.3 实现师生的交往合作 | 第33-34页 |
3.3.4 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 第34页 |
3.4 关怀型教学理念的公开与共享 | 第34-36页 |
第4章 中职关怀型教学理的理论分析 | 第36-41页 |
4.1 关怀伦理学视野下的关怀型教学 | 第36-37页 |
4.2 生本教育理论视野下的关怀型教学 | 第37-38页 |
4.2.1 生本教育的学生观 | 第37-38页 |
4.2.2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 第38页 |
4.2.3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 第38页 |
4.2.4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 | 第38页 |
4.3 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视野下的关怀型教学 | 第38-39页 |
4.4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视野下的关怀型教学 | 第39-41页 |
第5章 关怀型教学理念的实践价值 | 第41-46页 |
5.1 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 | 第41-42页 |
5.2 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 | 第42页 |
5.3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42-44页 |
5.4 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