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1.4 本论文可能的贡献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简述 | 第15-19页 |
2.1 相关概念简述 | 第15-16页 |
2.1.1 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担保 | 第15页 |
2.1.2 信用风险 | 第15页 |
2.1.3 操作风险 | 第15页 |
2.1.4 道德风险 | 第15-16页 |
2.1.5 市场风险 | 第16页 |
2.1.6 政策体制性风险 | 第16页 |
2.2 相关理论简述 | 第16-19页 |
2.2.1 大数定律 | 第16页 |
2.2.2 风险分散理论 | 第16页 |
2.2.3 信用评分模型 | 第16-19页 |
第3章 TX公司个人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9-37页 |
3.1 TX公司风险管理现状 | 第19-23页 |
3.1.1 TX公司简介 | 第19页 |
3.1.2 TX公司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 | 第19-20页 |
3.1.3 现行的风险管理制度摘要和流程 | 第20-21页 |
3.1.4 现行的管理流程(见附录1) | 第21页 |
3.1.5 现行的风险管理措施 | 第21页 |
3.1.6 TX公司2014年个人汽车信贷信贷担保风险相关数据统计 | 第21-23页 |
3.2 TX公司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2.1 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3.2.2 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2.3 道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3.2.4 市场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3.2.5 政策体制风险应对中面临的问题 | 第24页 |
3.3 TX公司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24-37页 |
3.3.1 信用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24-28页 |
3.3.1.1 汽车经销商信用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24-26页 |
3.3.1.2 个人信用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26-28页 |
3.3.2 操作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3.3.2.1 贷前操作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28-29页 |
3.3.2.2 贷后风险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3.3.3 道德风险的问题成因分析 | 第31-32页 |
3.3.4 市场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32-34页 |
3.3.5 政策体制风险问题成因分析 | 第34-37页 |
第4章 TX公司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风险防范的方案设计 | 第37-46页 |
4.1 方案设计的思路 | 第37页 |
4.2 方案设计的目标 | 第37页 |
4.3 具体方案设计 | 第37-46页 |
4.3.1 信用风险问题应对方案设计 | 第37-38页 |
4.3.2 操作风险问题应对方案 | 第38-42页 |
4.3.2.1 操作风险问题应对方案设计 | 第38-42页 |
4.3.3 道德风险问题应对方案设计 | 第42-44页 |
4.3.4 市场风险问题应对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4.3.5 政策体制风险问题应对方案设计 | 第45-46页 |
第5章 TX公司个人汽车消费信贷担保风险防范对策的实施 | 第46-58页 |
5.1 风险管理方案实施的具体措施 | 第46-55页 |
5.1.1 风险回避措施 | 第46页 |
5.1.2 风险分散措施 | 第46-47页 |
5.1.3 风险转移措施 | 第47页 |
5.1.4 优化贷前风险的具体措施 | 第47-51页 |
5.1.5 优化贷后风险的具体措施 | 第51-54页 |
5.1.6 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 第54页 |
5.1.7 加强TX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 第54-55页 |
5.1.8 呼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 第55页 |
5.2 方案实施的配套措施 | 第55-57页 |
5.2.1 方案实施步骤 | 第55-56页 |
5.2.2 实施的具体内容 | 第56页 |
5.2.3 方案实施的配套措施 | 第56-57页 |
5.3 方案实施的风险评估 | 第57-5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8-60页 |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58页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