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2.1 业绩评价基础理论 | 第11-15页 |
2.1.1 系统管理理论 | 第11-12页 |
2.1.2 目标管理理论 | 第12页 |
2.1.3 责任会计理论 | 第12-13页 |
2.1.4 预算管理理论 | 第13-14页 |
2.1.5 事业部制相关理论 | 第14页 |
2.1.6 激励理论 | 第14-15页 |
2.2 业绩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2.2.1 财务模式——财务指标评价模式 | 第15页 |
2.2.2 价值模式——EVA业绩评价模式 | 第15-16页 |
2.2.3 非财务指标评价模式 | 第16-17页 |
2.3 事业部业绩评价成功经验及实践 | 第17-19页 |
第3章 J公司事业部业绩评价方法现状及问题 | 第19-29页 |
3.1 J公司简况 | 第19-21页 |
3.2 J公司事业部现有业绩评价方法 | 第21-26页 |
3.2.1 业绩评价方法关键指标 | 第21-25页 |
3.2.2 业绩评价方法下的薪酬考核办法 | 第25-26页 |
3.3 J公司事业部现有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3.1 部门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冲突 | 第26页 |
3.3.2 未能实现财务独立核算,事业部无法有效开展成本控制 | 第26-27页 |
3.3.3 业绩评价与薪酬考核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 | 第27页 |
3.3.4 业绩评价方法指标下达缺乏客观性 | 第27-28页 |
3.3.5 业绩评价人员技能专业性不足 | 第28页 |
3.3.6 业绩评价目标脱离实际 | 第28-29页 |
第4章 J公司事业部业绩评价方法方案设计研究 | 第29-45页 |
4.1 事业部业绩评价方法基本原则 | 第29-33页 |
4.1.1 目标一致性原则 | 第29-31页 |
4.1.2 实现目标一致性原则需考虑利益一致性问题 | 第31页 |
4.1.3 绩评价的可控性 | 第31页 |
4.1.4 业绩评价指标的改进方法 | 第31-33页 |
4.2 事业部业绩评价的责任体系 | 第33-40页 |
4.2.1 各部门责任边界设计 | 第33-35页 |
4.2.2 横向协同与内部竞争 | 第35-36页 |
4.2.3 部门交叉考核 | 第36页 |
4.2.4 事业部独立核算设计 | 第36-38页 |
4.2.5 预算管理模式设计 | 第38页 |
4.2.6 薪酬体系改进措施 | 第38-40页 |
4.3 J公司事业部业绩评价方法设计 | 第40-45页 |
4.3.1 业绩评价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40-41页 |
4.3.2 业绩评价方法指标设置 | 第41-42页 |
4.3.3 业绩评价指标权重和计分设计 | 第42-45页 |
第5章 J公司事业部业绩评价方法改进方案实施 | 第45-50页 |
5.1 实施步骤与计划 | 第45-46页 |
5.1.1 变更预算编制方法 | 第45-46页 |
5.1.2 建立公司二级核算制度 | 第46页 |
5.1.3 ERP系统成本管理模块建设 | 第46页 |
5.1.4 业务流程梳理 | 第46页 |
5.1.5 重新界定部门职责 | 第46页 |
5.1.6 设计和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页 |
5.2 实施中可能预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46-48页 |
5.2.1 对业绩评价方法共识上的问题 | 第47页 |
5.2.2 信息获取方面的障碍 | 第47页 |
5.2.3 非财务指标的建立和量化比较困难 | 第47页 |
5.2.4 实施成本较大 | 第47页 |
5.2.5 生产能力的限制 | 第47-48页 |
5.2.6 受上级单位的政策行为方面的限制和影响 | 第48页 |
5.3 保障措施 | 第48-50页 |
5.3.1 做好宣传和培训相关工作 | 第48页 |
5.3.2 全员积极参与的积极性 | 第48页 |
5.3.3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培育 | 第48-49页 |
5.3.4 推进业绩评价改革的组织保障 | 第49页 |
5.3.5 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0-51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