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0页 |
| 1.1 柑桔概述 | 第12-13页 |
| 1.2 柑桔酸腐病、蒂腐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方法 | 第13-15页 |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8页 |
| 1.5 预期的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抑酸胺对采后柑桔酸腐病和蒂腐病的抑菌及防治效果 | 第20-27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 2.2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 2.4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抑酸胺复合咪鲜胺对柑桔酸腐病、蒂腐病、青霉病、绿霉病的防控研究 | 第27-31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 3.2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抑酸胺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香气成份的影响 | 第31-40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4.2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 4.4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抑酸胺对沙糖桔、芦柑、脐橙贮藏病害的防控研究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5.1 试验材料与保鲜剂 | 第40页 |
| 5.2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 5.3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 5.5 小结 | 第45-47页 |
| 第六章 抑酸胺的毒理学分析 | 第47-50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 6.2 数据分析 | 第47-48页 |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 6.4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