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情感性精神病论文

社会拒斥和乐观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页
        1.2.2 实践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目的第10-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7页
    2.1 社会拒斥第13-17页
        2.1.1 社会拒斥的概念定义第13页
        2.1.2 社会拒斥的消极影响第13-15页
        2.1.3 社会拒斥的研究方法和测量第15-16页
        2.1.4 青少年群体中的社会拒斥第16-17页
    2.2 抑郁第17-21页
        2.2.1 抑郁及其危害第17-18页
        2.2.2 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理论解释第18-20页
        2.2.3 青少年阶段的抑郁第20-21页
    2.3 乐观第21-23页
        2.3.1 乐观的概念及其测量第21-22页
        2.3.2 乐观对个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第22-23页
    2.4 社会拒斥、乐观与抑郁的关系第23-24页
    2.5 文献总结及问题提出第24-27页
        2.5.1 文献总结第24-25页
        2.5.2 问题提出第25-27页
3 研究一:青少年社会拒斥问卷的适用性分析第27-33页
    3.1 研究目的第27页
    3.2 研究方法第27-32页
        3.2.1 被试第27页
        3.2.2 研究工具第27-28页
        3.2.3 研究程序第28页
        3.2.4 分析结果第28-32页
    3.3 中文版青少年社会拒斥问卷的形成第32-33页
4 研究二:社会拒斥和乐观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第33-41页
    4.1 研究目的第33页
    4.2 研究方法第33-36页
        4.2.1 被试第33页
        4.2.2 测量工具第33-35页
        4.2.3 问卷施测过程第35页
        4.2.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第35页
        4.2.5 数据处理第35-36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4.3.1 青少年社会拒斥、乐观和抑郁的一般状况及人口学差异检验第36-38页
        4.3.2 青少年社会拒斥、乐观和抑郁的关系分析第38-41页
5 讨论第41-47页
    5.1 青少年社会拒斥问卷的适用性分析第41-42页
    5.2 青少年社会拒斥、乐观和抑郁的一般状况分析第42-45页
        5.2.1 青少年社会拒斥的一般状况第43页
        5.2.2 青少年乐观的一般状况第43-44页
        5.2.3 青少年抑郁的一般状况第44-45页
    5.3 青少年社会拒斥、乐观和抑郁的关系分析第45页
    5.4 不足与展望第45-46页
    5.5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46-47页
6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附录第57-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感恩干预对初中生心理理论和亲社会行为的提升作用
下一篇:初中生神经质与抑郁的关系:感恩与心理弹性的并行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