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前言 | 第13-14页 |
1.2 尾水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2.1 基于传统培养方法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 第14页 |
1.2.2 定量方法 | 第14页 |
1.2.3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4.1 目的、意义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典型病原菌的定量检测 | 第19-3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0页 |
2.2.2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4页 |
2.3.1 平板计数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2.3.2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 | 第28-34页 |
2.4 讨论 | 第34-35页 |
2.5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细菌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规律研究 | 第37-55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8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0-51页 |
3.3.1 DNA的提取情况及分析 | 第40页 |
3.3.2 基于物种丰度分析 | 第40-42页 |
3.3.3 尾水微生物群落结构门水平的分析 | 第42-45页 |
3.3.4 尾水微生物群落结构整体纲类分析 | 第45-48页 |
3.3.5 尾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种的分析 | 第48-50页 |
3.3.6 尾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基因分析 | 第50-51页 |
3.4 讨论 | 第51-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4章 尾水排海过程中微生物的扩散规律研究 | 第55-81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4.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55-56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7-79页 |
4.3.1 DNA的提取情况及分析 | 第57-58页 |
4.3.2 基于物种丰度分析 | 第58-61页 |
4.3.3 门水平分析 | 第61-66页 |
4.3.4 纲水平分析 | 第66-72页 |
4.3.5 优势种属分析 | 第72页 |
4.3.6 致病菌分析 | 第72-79页 |
4.4 讨论 | 第79-80页 |
4.5 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1-85页 |
5.1 结论 | 第81-83页 |
5.2 建议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