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6页
        1.3.1 研究创新第15页
        1.3.2 研究不足第15-16页
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6-21页
    2.1 互联网金融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2.2 P2P网络借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19页
    2.3 P2P网络信贷风险控制研究综述第19-21页
3 P2P网络借贷发展和风险状况第21-34页
    3.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21-22页
        3.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内涵第21页
        3.1.2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第21-22页
    3.2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现状第22-26页
        3.2.1 国外主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3.2.2 国内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第24-26页
    3.3 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与流程第26-30页
        3.3.1 国外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与流程第26-28页
        3.3.2 外内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与流程第28-30页
    3.4 P2P网络信贷的风险现状第30-34页
        3.4.1 来自行业自身的风险现状第30-31页
        3.4.2 来自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状况第31-34页
4 P2P网络借贷风险成因分析第34-44页
    4.1 信用风险第34-37页
        4.1.1 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第34-36页
        4.1.2 来自平台的信用风险第36-37页
        4.1.3 来自第三方机构的信用风险第37页
    4.2 流动性风险第37-39页
        4.2.1 “长拆短”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第37-38页
        4.2.2 P2P网络借贷平台缺乏同业拆借能力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第38页
        4.2.3 “无抵押、放款快”的模式导致的流动性风险第38-39页
        4.2.4 缺乏风险准备金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第39页
    4.3 IT风险第39-40页
    4.4 法律和监管风险第40-44页
        4.4.1 缺乏法律监管文件约束第41页
        4.4.2 贷款利率不受法律保护第41-42页
        4.4.3 不正规网贷平台非法集资使风险加剧第42-43页
        4.4.4 涉嫌洗钱的风险第43-44页
5 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对策研究第44-53页
    5.1 建立有效的P2P借款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第44-48页
        5.1.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第45页
        5.1.2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5-47页
        5.1.3 网络借贷违约风险的模型构建第47-48页
    5.2 健全P2P网络借贷风险控制机制第48-53页
        5.2.1 针对借款人的风险控制机制第49页
        5.2.2 针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控制机制第49-50页
        5.2.3 加强对P2P网络借贷风险的监管第50-5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6.1 本文研究结论第53页
    6.2 局限与展望第53-56页
        6.2.1 本文研究的局限第53-54页
        6.2.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米花市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信用风险管理研究与防控
下一篇:“互联网+”新经济下通信制造企业国际化发展转型的研究--以华为、迈普和Arduino公司案例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