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促进高一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7页 |
2.1 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 | 第14-20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第15-16页 |
2.1.3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6-20页 |
2.2 教学最优化理论 | 第20页 |
2.3 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2.3.1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页 |
2.3.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2.4 课堂提问的相关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理论 | 第23-27页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3-25页 |
2.4.2“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课堂提问的调查、访谈及分析 | 第27-42页 |
3.1 课堂实录及分析 | 第27-30页 |
3.2 课堂提问调查 | 第30-37页 |
3.2.1 学生调查结果 | 第31页 |
3.2.2 学生调查分析 | 第31-32页 |
3.2.3 教师调查结果 | 第32-36页 |
3.2.4 教师调查分析 | 第36-37页 |
3.3 对学生及教师的访谈 | 第37-42页 |
3.3.1 对学生访谈 | 第37-39页 |
3.3.2 对教师访谈 | 第39-42页 |
第4章 优化高一数学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 | 第42-55页 |
4.1 提问的时机 | 第42-47页 |
4.1.1 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 | 第42-43页 |
4.1.2 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 第43-44页 |
4.1.3 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 | 第44页 |
4.1.4 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 | 第44-46页 |
4.1.5 提问于学生思维的“盲区” | 第46-47页 |
4.2 课堂提问的原则 | 第47-51页 |
4.2.1 科学性 | 第47-48页 |
4.2.2 明晰性 | 第48-49页 |
4.2.3 等待适度性 | 第49页 |
4.2.4 积极评价 | 第49-51页 |
4.3 课堂提问的策略 | 第51-55页 |
4.3.1 注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 第51-52页 |
4.3.2 运用变式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第52页 |
4.3.3 设置启发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 | 第52-53页 |
4.3.4 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问题的连贯性 | 第53-5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 第55-59页 |
5.1 研究的结论 | 第55-57页 |
5.2 研究反思 | 第57-59页 |
5.2.1 实践中的问题 | 第57-58页 |
5.2.2 进一步的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1 学生的调查问卷 | 第61-62页 |
附录2 教师的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附录3 学生的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附录4 教师的访谈提纲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