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5页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1页 |
1.1.1 从教师教的角度发掘例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1.1.2 从学生学的角度认识例题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1.3 高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2.1 例题教学的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2.2 例题教学的功能 | 第15-16页 |
2.3 关于课堂例题教学的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2.3.1 中外例题教学的研究 | 第17-18页 |
2.3.2 对教材例题教学的研究 | 第18-19页 |
2.3.3 高考复习中的例题教学研究 | 第19-20页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4.1 范例教学理论 | 第20-21页 |
2.4.2 样例学习理论 | 第21-23页 |
2.4.3 学习迁移理论 | 第23-24页 |
2.4.4 有效教学理论 | 第24-26页 |
第3章 对高考复习中例题教学的研究调查及分析 | 第26-39页 |
3.1 高考复习课例题教学的调查设计方案 | 第26-29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3.1.3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1.4 调查实施过程 | 第27-29页 |
3.2 对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3.2.1 对教师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3.2.2 对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3.3 影响高考复习中例题教学效率的分析 | 第36-39页 |
3.3.1 师生教与学的不平衡导致例题教学中师生的对立矛盾 | 第36-37页 |
3.3.2 传统的师生关系导致例题教学过程中缺乏质疑探究精神 | 第37页 |
3.3.3 师生对例题教与学的经验不足导致例题教学过程中拓展延伸受限 | 第37-38页 |
3.3.4 反思总结不到位导致学生“例题千万道,解后抛脑后”的尴尬 | 第38-39页 |
第4章 提高高考复习中例题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研究 | 第39-62页 |
4.1 精心设计例题,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需求 | 第39-47页 |
4.1.1 例题设计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依托,控制例题难易程度 | 第39-41页 |
4.1.2 例题设计以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为基础,实现“查漏补缺”的目的 | 第41-44页 |
4.1.3 例题设计要注重题型的相关性,促进学生思想方法的提炼 | 第44-47页 |
4.2 “讲透”例题,促进学生的知识、方法的建构 | 第47-55页 |
4.2.1 加强审题训练,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 第47-49页 |
4.2.2 适时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 第49-53页 |
4.2.3 拓展变式,诱发知识的迁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 第53-55页 |
4.3 反思例题教学成果,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 第55-62页 |
4.3.1 反思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 第55-56页 |
4.3.2 反思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第56-58页 |
4.3.3 反思例题变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 第58-59页 |
4.3.4 反思例题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 第59-62页 |
第5章 实施策略后的效果分析及研究后的思考建议 | 第62-65页 |
5.1 实施策略后的效果分析 | 第62页 |
5.2 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 第62-64页 |
5.3 对实施过程中尚需注意的问题思考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1: 高考复习中数学例题教学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第67-69页 |
附录 2: 高考复习中数学例题教学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