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农药残留的概述 | 第10-14页 |
·农药残留的概述 | 第10-11页 |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 第11-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可见-近红外光谱概述及数据处理原理 | 第15-25页 |
·可见-近红外光谱概述 | 第15-16页 |
·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方法 | 第16-18页 |
·多元散射校正算法(Multiple Scatter Correction,MSC) | 第16-17页 |
·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 | 第17-18页 |
·微分处理(Differential Treatment) | 第18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第18-23页 |
·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Squares Regression,PLS) | 第18-19页 |
·支持向量机(SVM) | 第19-20页 |
·Boosting算法的介绍 | 第20-23页 |
·数学模型的评价标准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韭菜样本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定量分析 | 第25-40页 |
·引言 | 第25页 |
·毒死蜱农药概述 | 第25-26页 |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26-28页 |
·韭菜样本的制作 | 第27-28页 |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韭菜样本中毒死蜱残留量 | 第28-30页 |
·样本中农药残留量的提取 | 第28-29页 |
·气相色谱-质谱数据检测条件及结果 | 第29-30页 |
·光谱数据处理的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 | 第30-32页 |
·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 | 第32-36页 |
·PLS进行数据分析 | 第32-36页 |
·结果讨论 | 第36页 |
·Boosting回归模型 | 第36-38页 |
·Boosting回归的数据分析 | 第36-38页 |
·结果讨论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4 基于光谱分析对韭菜残留农药种类的识别 | 第40-47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方法的设计 | 第40-42页 |
·实验的材料和设备 | 第41-42页 |
·样品光谱数据的预处理 | 第42-44页 |
·根据韭菜样本光谱信息区别农药种类的分析 | 第44-45页 |
·基于SVM的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基于Boosting的分析结果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7页 |
·论文的主要结果 | 第47-48页 |
·展望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