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Linux的无纸记录仪人机交互系统开发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5页 |
·无纸记录仪的现状与趋势 | 第12-14页 |
·嵌入式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 第14-15页 |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无纸记录仪总体设计 | 第17-21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具体功能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采集板卡具体功能分析 | 第18-19页 |
·人机交互端具体功能分析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人机交互系统方案设计 | 第21-27页 |
·嵌入式系统结构 | 第21-22页 |
·系统实现方案 | 第22-26页 |
·硬件平台 | 第22-23页 |
·操作系统选择 | 第23-24页 |
·人机交互界面开发平台选择 | 第24-26页 |
·开发流程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Linux 开发平台构建 | 第27-33页 |
·宿主机开发平台的搭建 | 第27-29页 |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28页 |
·网络文件系统的建立 | 第28-29页 |
·内核移植 | 第29-31页 |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五章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开发 | 第33-66页 |
·Linux 设备驱动概述 | 第33-34页 |
·Linux 设备模型 | 第34-48页 |
·sysfs 文件系统 | 第35-36页 |
·底层数据结构 | 第36-40页 |
·中间层数据结构 | 第40-46页 |
·平台设备机制 | 第46-48页 |
·LCD 驱动 | 第48-54页 |
·硬件原理 | 第48-50页 |
·移植 | 第50-51页 |
·内核中实现方法 | 第51-54页 |
·触摸屏驱动 | 第54-61页 |
·硬件原理及工作模式 | 第54-56页 |
·驱动的实现 | 第56-61页 |
·网卡CS8900A 驱动 | 第61-65页 |
·硬件连接 | 第61页 |
·网络设备驱动的结构 | 第61-62页 |
·驱动的实现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66-86页 |
·Qt 介绍 | 第66-68页 |
·Qt 特性 | 第66-67页 |
·结构框架 | 第67-68页 |
·Qt 版本 | 第68页 |
·Qt 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68-73页 |
·配置、编译与安装 | 第69-72页 |
·配置选项及环境变量 | 第72-73页 |
·程序整体框图 | 第73-74页 |
·具体界面设计 | 第74-78页 |
·显示界面 | 第74-76页 |
·配置、设置界面 | 第76-78页 |
·关键模块的实现 | 第78-85页 |
·串口通信模块 | 第78-81页 |
·数据处理 | 第81-83页 |
·曲线显示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7章 系统测试 | 第86-92页 |
·驱动程序测试 | 第86-88页 |
·LCD | 第86-87页 |
·触摸屏 | 第87页 |
·网卡CS8900A | 第87-88页 |
·人机交互界面测试 | 第88-89页 |
·无纸记录仪联机测试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工作总结 | 第92-93页 |
·研究展望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8-99页 |
详细摘要 | 第99-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