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浆中微细胶黏物的测试方法及控制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前言 | 第11-25页 |
| ·废纸回用现状及问题 | 第11-12页 |
| ·废纸回用现状 | 第11页 |
| ·废纸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胶黏物问题 | 第11-12页 |
| ·胶黏物来源 | 第12-13页 |
| ·天然树脂 | 第12页 |
| ·人工合成聚合物 | 第12-13页 |
| ·胶黏物分类 | 第13-14页 |
| ·根据胶黏物尺寸大小分类 | 第13-14页 |
| ·根据胶黏物的结合状况分类 | 第14页 |
| ·其它分类方法 | 第14页 |
| ·微细胶黏物概括与危害 | 第14-16页 |
| ·微细胶黏物概括 | 第14-15页 |
| ·对造纸设备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成纸质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微细胶黏物含量的检测 | 第16-19页 |
| ·抽提法 | 第16-17页 |
| ·沉积法 | 第17-18页 |
| ·其他方法 | 第18-19页 |
| ·微细胶黏物控制 | 第19-21页 |
| ·物理控制 | 第19-20页 |
| ·化学控制 | 第20-21页 |
| ·生物控制 | 第21页 |
| ·酯酶、脂肪酶以及纤维素酶的介绍 | 第21-23页 |
|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3-25页 |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5-34页 |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5-27页 |
| ·实验原料 | 第25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纸机白水的制备 | 第27页 |
| ·漂白和未漂硫酸盐浆白水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 ·OCC和DIP浆白水样品的制备 | 第27页 |
| ·试剂配制 | 第27-28页 |
| ·纸机白水处理 | 第28页 |
| ·优选纤维素酶用量 | 第28页 |
| ·优化纤维二糖酶用量 | 第28页 |
| ·样品中单糖及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 ·无机填料测定 | 第29页 |
| ·酶处理后白水固形物中半纤维素及木素含量分析 | 第29-31页 |
| ·半纤维素含量分析 | 第29-31页 |
| ·木素含量分析 | 第31页 |
| ·酯酶类复配酶制剂控制胶黏物 | 第31-33页 |
| ·酯酶类复配酶制剂的配制 | 第31-32页 |
| ·实验样品的处理 | 第32-33页 |
| ·山东华泰新闻纸机胶黏物控制 | 第33页 |
| ·胶黏物含量检测 | 第33-34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4-55页 |
| ·微细胶黏物测试方法的确定 | 第34-41页 |
| ·处理漂白硫酸盐浆白水 | 第34-35页 |
| ·处理未漂硫酸盐浆白水 | 第35-37页 |
| ·处理DIP浆白水 | 第37-38页 |
| ·处理OCC浆白水 | 第38-39页 |
| ·半纤维素及木素含量分析 | 第39-41页 |
| ·微细胶黏物的计算公式 | 第41页 |
| ·酯酶类复配酶制剂控制胶黏物 | 第41-46页 |
| ·酶制剂配制初期对胶黏物的控制效果 | 第42-43页 |
| ·不同保存时间下的酶制剂对胶黏物的控制效果 | 第43-46页 |
| ·山东华泰新闻纸机的胶黏物控制 | 第46-55页 |
| ·生物酶的优选 | 第47-48页 |
| ·生物酶用量的优化 | 第48-50页 |
| ·与其它生物酶复配对胶黏物的作用效果 | 第50-52页 |
| ·实际生产中应用 | 第52-55页 |
| 4 结论 | 第55-57页 |
| ·微细胶黏物含量检测方法的确定 | 第55页 |
| ·酯酶类复配酶制剂控制胶黏物 | 第55页 |
| ·山东华泰新闻纸机的胶黏物控制 | 第55-57页 |
| 5 展望 | 第57-58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 8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