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缩略词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41页 |
1 果实糖的积累类型 | 第19-20页 |
·淀粉转化型 | 第19页 |
·糖直接积累型 | 第19-20页 |
·中间类型 | 第20页 |
2 糖代谢分子生理机制 | 第20-28页 |
·植物蔗糖代谢 | 第20-26页 |
·己糖代谢 | 第26-28页 |
3 淀粉积累的调控 | 第28-30页 |
·增加果实淀粉含量的基本途径 | 第28-29页 |
·PGM调控果实淀粉合成 | 第29页 |
·AGPase调控果实淀粉合成 | 第29页 |
·UGPase调控果实淀粉合成 | 第29-30页 |
4 信号调节 | 第30-32页 |
·内源激素 | 第30-31页 |
·水分 | 第31页 |
·光照 | 第31页 |
·矿质元素 | 第31-32页 |
5 猕猴桃果实中糖的积累及调控 | 第32-36页 |
·果实内糖积累 | 第32-33页 |
·CPPU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33-34页 |
·关键酶调节 | 第34-35页 |
·相关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35-36页 |
6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 第36-38页 |
·症状 | 第36页 |
·分布 | 第36-37页 |
·病原菌分类、寄主范围和鉴定 | 第37页 |
·抗性机制 | 第37-38页 |
7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8-41页 |
·研究目的 | 第38-39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39-41页 |
第二章 基于BBCH数字化衡量法研究‘华特’猕猴桃果实发育特性 | 第41-53页 |
摘要 | 第4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植物材料 | 第42页 |
·果实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果实淀粉、可溶性糖、有机酸组分测定 | 第43页 |
·统计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0页 |
·BBCH衡量法描述‘华特’猕猴桃果实发育阶段 | 第43-49页 |
·‘华特’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实形态变化 | 第49页 |
·‘华特’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干重、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第49页 |
·‘华特’果实发育不同阶段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及糖组分动态变化 | 第49-50页 |
·‘华特’果实发育不同阶段有机酸动态变化 | 第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第三章 ‘华特’和‘红阳’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特性 | 第53-69页 |
摘要 | 第53-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4-56页 |
·植物材料 | 第54-55页 |
·果实生长速率和干物质测定 | 第55页 |
·果实淀粉、可溶性糖测定 | 第55-56页 |
·果实相关酶活性测定 | 第56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5页 |
·果实生长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 | 第56-58页 |
·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 第58-60页 |
·果糖激酶和葡萄糖酶激活性变化 | 第60-61页 |
·AGPase UGPase活性变化 | 第61-62页 |
·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关酶活性、果实相对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性 | 第62-65页 |
3 讨论 | 第65-69页 |
·不同淀粉积累型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65-66页 |
·不同淀粉积累型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代谢差异与相关酶活性 | 第66-69页 |
第四章 猕猴桃果实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69-103页 |
摘要 | 第69-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试验试剂材料 | 第70页 |
·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 | 第70页 |
·保守区引物的设计与目的片段的PCR扩增 | 第70页 |
·目的片段PCR扩增的体系和程序 | 第70-71页 |
·3’RACE和5’RACE引物设计及PCR扩增体系和程序 | 第71-72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克隆和测序 | 第72页 |
·序列分析 | 第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101页 |
·RNA质量分析 | 第72-73页 |
·‘华特’猕猴桃转运蛋白基因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3-75页 |
·‘华特’猕猴桃蔗糖磷酸合酶基因cDNA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5-78页 |
·‘华特’猕猴桃蔗糖合酶基因cDNA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8-80页 |
·‘华特’猕猴桃酸性转化酶基因cDNA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0-84页 |
·‘华特’猕猴桃中性转化酶基因cDNA片段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4-89页 |
·‘华特’猕猴桃果糖激酶基因cDNA片段序列获得与分析 | 第89-92页 |
·‘华特’猕猴桃AGPase基因全长序列获得与分析 | 第92-96页 |
·‘华特’猕猴桃UGPase基因全长序列获得与分析 | 第96-101页 |
3 讨论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猕猴桃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筛选 | 第103-111页 |
摘要 | 第103-10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4-105页 |
·材料 | 第104页 |
·方法 | 第104-10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5-109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105-106页 |
·内参基因的PCR分析 | 第106-108页 |
·内参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 第108-109页 |
·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分析 | 第109页 |
3 讨论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华特’和‘红阳’猕猴桃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111-129页 |
摘要 | 第111-11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2-114页 |
·试验植物材料 | 第112页 |
·果实CPPU处理 | 第112页 |
·方法 | 第112-11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4-122页 |
·猕猴桃果实糖代谢相关基因qPCR扩增引物的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分析 | 第114-115页 |
·‘华特’猕猴桃果实发育进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第115-116页 |
·糖代谢相关基因在‘华特’猕猴桃各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第116-118页 |
·糖代谢相关基因在‘华特’和‘红阳’果实发育进程中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118-120页 |
·CPPU处理下‘红阳’果实发育进程中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 第120-122页 |
3 讨论 | 第122-129页 |
第七章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分子鉴定及糖含量与溃疡病发生的相关性 | 第129-141页 |
摘要 | 第129-1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30-132页 |
·标样采集、菌株分离 | 第130页 |
·致病性测定 | 第130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130-131页 |
·猕猴桃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 | 第131-132页 |
·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第132页 |
·数据处理 | 第1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32-139页 |
·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分离和菌落形态 | 第132-133页 |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 第133-134页 |
·PCR扩增和序列比对 | 第134-136页 |
·猕猴桃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 第136-137页 |
·不同抗性猕猴桃品种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溃疡病发生的相关性 | 第137-139页 |
3 讨论 | 第139-14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1-143页 |
1 结论 | 第141-142页 |
2 展望 | 第142-143页 |
创新点 | 第143-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博士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