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理查·施特劳斯艺术歌曲演唱研究--以早、中、晚期三首艺术歌曲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早期艺术歌曲——《小夜曲》及其演唱分析第10-24页
 第一节 理查·施特劳斯早期艺术歌曲创作概况第10-12页
 第二节 《小夜曲》作品分析第12-16页
  一、歌词内容第12-14页
  二、歌曲风格第14-16页
 第三节 《小夜曲》演唱分析第16-24页
  一、咬字、吐字分析第16-18页
  二、大跳音程的演唱第18页
  三、长乐句的演唱第18-20页
  四、高音的控制第20-21页
  五、情绪的变化与声音的控制第21-22页
  六、与伴奏的融合第22-24页
第二章 中期艺术歌曲——《明晨》及其演唱分析第24-37页
 第一节 理查·施特劳斯中期艺术歌曲创作概况第24-25页
 第二节 《明晨》作品分析第25-30页
  一、歌词内容第26-27页
  二、歌曲风格第27-30页
 第三节 《明晨》演唱分析第30-37页
  一、咬字、吐字分析第30-31页
  二、大跨度音程的演唱第31-32页
  三、长乐句的演唱第32-34页
  四、同音演唱第34-35页
  五、与伴奏的融合第35-37页
第三章 晚期艺术歌曲——《在晚霞中》及其演唱分析第37-52页
 第一节 理查·施特劳斯晚期艺术歌曲创作概况第37-38页
 第二节 《在晚霞中 》作品分析第38-43页
  一、歌词分析第39-40页
  二、歌曲风格第40-43页
 第三节 《在晚霞中》演唱分析第43-52页
  一、咬字、吐字分析第44-45页
  二、大跳音程的演唱第45-47页
  三、长乐句的演唱第47-49页
  四、高音的控制第49-50页
  五、情绪的变化与声音的控制第50-51页
  六、与伴奏的融合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音列的音高组织方式--以《伊国》、《消逝的声音》和《第三种声音》为例
下一篇:论声部跨越—男高音演唱时嗓音的酌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