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黄芩黄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1页
   ·前言第10-11页
     ·黄芩及其生物学特征第10页
     ·黄芩的品种及分布第10-11页
   ·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第11-13页
     ·黄酮类化合物第11-12页
     ·二萜类第12页
     ·挥发油类第12页
     ·微量元素第12页
     ·其他主要成分第12-13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第13-15页
     ·抗菌抗病毒作用第13页
     ·抗肿瘤作用第13页
     ·抗心脑血管疾病作用第13-14页
     ·抗氧化自由基作用第14页
     ·保肝护肝作用第14页
     ·其他药理学作用第14-15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第15-17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途径第15-17页
     ·黄芩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第17页
   ·植物黄酮合酶及其基因的研究现状第17-19页
     ·黄酮合酶Ⅰ/黄酮合酶Ⅱ的发现及研究第18-19页
     ·黄酮合酶Ⅰ/黄酮合酶Ⅱ的酶促反应机制第19页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本课题实验方案第20-21页
第二章 黄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FNSⅡ基因扩增引物的筛选第21-31页
   ·材料和试剂第21-22页
     ·材料第21页
     ·试剂第21页
     ·试剂的制备第21-22页
     ·主要仪器第22页
   ·实验方法第22-26页
     ·黄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2-23页
     ·制备 1.1%琼脂糖凝胶与电泳第23页
     ·设计引物第23-24页
     ·两对引物退火温度的初步优化第24-25页
     ·FNSⅡ基因扩增反应体系的优化第25-26页
   ·结果分析第26-30页
     ·黄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6-27页
     ·FNSⅡ基因扩增条件的优化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对两对引物退火温度梯度优化第27-28页
       ·FNSⅡ基因扩增条件的进一步优化第28-30页
   ·讨论第30-31页
第三章 黄芩叶片组织总RNA的提取及RT-PCR扩增第31-39页
   ·材料、仪器及试剂第31-32页
     ·植物材料第31页
     ·主要试剂第31页
     ·试剂的制备第31-32页
     ·主要仪器第32页
   ·实验步骤和方法第32-36页
     ·提取黄芩叶片总RNA第32-33页
       ·处理实验所需材料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3页
     ·目的基因的RT-PCR扩增第33-35页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33-34页
       ·PCR扩增第34-35页
     ·回收目的片段第35-36页
       ·扩增产物 1.1%琼脂糖凝胶检测第35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检测第35-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黄芩盛花期叶片总RNA的提取结果第36页
     ·目的片段RT-PCR扩增结果分析第36-37页
     ·目的片段的回收与检测第37-38页
   ·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重组质粒的转化与鉴定第39-49页
   ·材料第39-40页
     ·菌种与载体第39页
     ·酶及化学试剂第39页
     ·试剂盒第39页
     ·主要仪器第39-40页
   ·实验方法第40-45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40-41页
       ·LB培养基的制备第40页
       ·SOB/SOC液体培养基的制备(1L)第40-41页
     ·目的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第41页
     ·CaCl2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41-42页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42页
     ·菌落PCR鉴定重组质粒第42-43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及鉴定第43-44页
     ·重组质粒的PCR扩增鉴定第44页
     ·双酶切鉴定重组质粒第44-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菌落PCR筛选结果第45页
     ·提取质粒的鉴定结果第45-46页
     ·PCR扩增重组质粒的鉴定结果第46-47页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结果第47页
   ·讨论第47-49页
第五章 FNSⅡ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60页
   ·前言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50页
     ·重组质粒的测序鉴定第49页
     ·目的片段的序列分析第49-50页
   ·序列分析及蛋白质结构预测第50-59页
     ·目的片段测序结果第50页
     ·DNA序列分析第50-51页
     ·进化树的构建第51-52页
     ·蛋白质性质分析与结构的预测第52-59页
       ·蛋白质性质分析第52-55页
       ·预测二级结构第55-57页
       ·预测信号序列第57-58页
       ·预测跨膜结构域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目的片段序列分析第59页
     ·预测蛋白质结构第59-60页
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第60-62页
   ·实验结果第60-61页
   ·问题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杆菌菌株对人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
下一篇:秸秆改性制备吸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