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贾平凹小说观念及其创作实践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7页
第一章 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及其观念转变第17-31页
 一、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多维观照第18-24页
  (一)现实主义传统中的乡土写作第18-21页
  (二)现代文明烛照下的都市写作第21-23页
  (三)现代性反思中的超越性写作第23-24页
 二、贾平凹小说创作观念的转变第24-31页
  (一)从反映生活到文化寻根第24-26页
  (二)从写实主义到意象创造第26-27页
  (三)从坚守传统到寻求中西融合第27-31页
第二章 城与乡的纠结:都市情结与乡土情怀第31-39页
 一、贾平凹文化身份的双重性第31-34页
  (一)乡间生活孕育的农民之子第31-33页
  (二)未曾注册的“城市文化人”第33-34页
 二、城乡之间的精神价值追寻第34-39页
  (一)《浮躁》:生命之根系于此的眷恋第34-36页
  (二)《土门》:城乡均无处安放的灵魂第36-37页
  (三)《高老庄》:精神家园的彻底沦陷第37-39页
第三章 实与虚的交织:真实描写与意象创造第39-51页
 一、在存在之上构建意象世界第39-45页
  (一)隐喻中的意象化建构第40-42页
  (二)整体象征中的意象化境界第42-43页
  (三)日常生活叙事中的意象化追求第43-45页
 二、以“实”“有”写“虚”“无”第45-51页
  (一)《废都》:心灵真实的写作第45-47页
  (二)《怀念狼》:情节转化为意象第47-48页
  (三)《秦腔》:密实地流年式写法第48-51页
第四章 土与洋的结合:传统继承与现代追求第51-63页
 一、中西融合的文学观第51-56页
  (一)“新汉语写作”:小说创作的创新之路第51-53页
  (二)“移神”:文学精神境界的借鉴第53-55页
  (三)“文以载道”:传统文学精神的坚守第55-56页
 二、现代性观照下的乡土生活书写第56-63页
  (一)《白夜》:日常言说中的象征意义第56-59页
  (二)《古炉》:人性书写中的道德理想第59-60页
  (三)《带灯》:当代人独特的生存与精神状态第60-63页
结语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阶和五阶非线性自散焦介质中的亮孤子
下一篇:试论冯梦龙“三言”与《情史》中的开明官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