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2页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2-15页 |
·产业集聚的涵义 | 第12页 |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2-13页 |
·区位理论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3页 |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 第14-15页 |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5-21页 |
·区域经济增长的涵义 | 第15-17页 |
·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18-21页 |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第21-22页 |
·马歇尔及克鲁格曼的研究 | 第21页 |
·以唐杰为代表的有关城市集聚以及集聚效应的研究 | 第21页 |
·以王缉慈为代表的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的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长吉图先导区的经济现状 | 第22-23页 |
·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聚的测定 | 第23-28页 |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 | 第23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与计算 | 第23页 |
·测算结果的分析 | 第23-28页 |
第四章 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28-43页 |
·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第28页 |
·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8-36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29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以及方法的选择 | 第29页 |
·统计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计算结果的分析 | 第30-36页 |
·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倒“U”型假说论证 | 第36-38页 |
·样本数据的选取以及方法的选择 | 第36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38页 |
·影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集聚的因素 | 第38-40页 |
·区位因素 | 第38页 |
·市场因素 | 第38-39页 |
·科技因素 | 第39页 |
·政策因素 | 第39-40页 |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工业比重过高 | 第40-41页 |
·市场化程度低,集聚效应不强 | 第41页 |
·高科技人才及企业缺乏,竞争力差 | 第41-42页 |
·政府主导显著,区域内经济差异明显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提高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聚效应的建议 | 第43-47页 |
·调整经济结构,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 | 第43-44页 |
·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强化产业集聚市场活力 | 第44-45页 |
·引进高科技人才,增强产业集聚竞争实力 | 第45页 |
·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创造产业集聚良好环境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