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煤矸石的改性现状 | 第11-17页 |
·建筑材料 | 第12-13页 |
·橡胶补强填充剂 | 第13-14页 |
·塑料填充剂 | 第14-15页 |
·吸附剂 | 第15-17页 |
·磁性纳米Fe_3O_4制备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共沉淀法 | 第17-18页 |
·水热法 | 第18-19页 |
·微乳液法 | 第19-20页 |
·水解法 | 第20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0-21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作用机理 | 第21-23页 |
·二氧化钛晶型结构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 | 第23页 |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23-24页 |
·对负载二氧化钛基材的研究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第27-29页 |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样品的表征手段 | 第29-31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9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9页 |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9-30页 |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30-31页 |
3 煤矸石的改性 | 第31-47页 |
·用NaOH溶液对煤矸石进行改性 | 第31-36页 |
·模拟染料废水的配置 | 第31页 |
·甲基橙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吸附实验 | 第32页 |
·用NaOH溶液改型煤矸石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2-35页 |
·以NaOH溶液处理煤矸石的SEM分析 | 第35-36页 |
·用NaOH固体对煤矸石进行改性 | 第36-40页 |
·用NaOH固体改性煤矸石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6-38页 |
·NaOH固体改性煤矸石的SEM分析 | 第38-39页 |
·NaOH固体改性煤矸石的XRD分析 | 第39-40页 |
·用ZnCl_2对煤矸石进行改姓 | 第40-46页 |
·用ZnCl_2改性煤矸石的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0-42页 |
·ZnCl_2改性煤矸石的SEM分析 | 第42-43页 |
·ZnCl_2改性煤矸石的XRD分析 | 第43-44页 |
·用ZnCl_2改性的煤矸石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改性煤矸石/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7-52页 |
·改性煤矸石和Fe_3O_4复合的最佳比例的确定 | 第47-48页 |
·改性煤矸石/Fe_3O_4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7页 |
·各个比例的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的比较 | 第47-48页 |
·改性煤矸石/Fe_3O_4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第48-49页 |
·改性煤矸石/Fe_3O_4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第49-50页 |
·煤矸石和Fe_3O_4复合材料的磁性分析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2-59页 |
·Fe_3O_4和TiO_2复合的最佳比例的确定 | 第52-54页 |
·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2-53页 |
·各个比例的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比较 | 第53-54页 |
·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第54-55页 |
·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第55-56页 |
·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磁性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煤矸石/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9-64页 |
·煤矸石/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9页 |
·煤矸石/TiO_2的制备 | 第59页 |
·煤矸石/Fe_3O_4@TiO_2 | 第59页 |
·各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比较 | 第59-61页 |
·各光催化材料的SEM分析 | 第61-62页 |
·煤矸石/Fe_3O_4@TiO_2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7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