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前言 | 第12-31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光催化反应的机理 | 第13页 |
·二氧化钛简介 | 第13-20页 |
·二氧化钛的晶体结构 | 第13-15页 |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 | 第15-16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应用 | 第17-18页 |
·二氧化钛的改性 | 第18-20页 |
·TiO_2中空微球的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喷雾反应法 | 第21页 |
·模板法 | 第21-24页 |
·层层自组装法 | 第24-25页 |
·溶剂热法 | 第25-26页 |
·纳米银简介 | 第26-29页 |
·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 第26-28页 |
·纳米银的抗菌机理 | 第28-29页 |
·载银二氧化钛抗菌剂的研究现状 | 第29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29-3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30-31页 |
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31-36页 |
·实验药品 | 第31-32页 |
·实验所需仪器 | 第32页 |
·表征手段 | 第32-36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2-33页 |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33页 |
·能谱分析仪(EDS) | 第33页 |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抗菌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3 以TiCl_3为前驱体制备TiO_2中空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 第36-44页 |
·制备过程 | 第36页 |
·样品的分析 | 第36-39页 |
·样品的物相及成分分析 | 第36-37页 |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影响因素考察 | 第39-42页 |
·反应温度对样品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时间对样品的影响 | 第40-42页 |
·反应机理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以TiCl_4为前驱体制备TiO_2中空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 第44-58页 |
·制备过程 | 第44-45页 |
·样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反应条件的初步优化 | 第45-46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6页 |
·H_2O_2用量的影响 | 第46页 |
·样品的表征及结果分析 | 第46-55页 |
·反应温度对TiO_2形貌的影响 | 第46-48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8-50页 |
·H_2O_2用量的影响 | 第50-54页 |
·KBF_4用量的影响 | 第54页 |
·pH值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4-55页 |
·光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载银TiO_2中空微球的制备及其杀菌性能研究 | 第58-67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8-60页 |
·TiO_2中空微球的制备 | 第58页 |
·载银TiO_2中空微球的制备 | 第58-60页 |
·样品的分析 | 第60-66页 |
·样品的物相及成分分析 | 第60-61页 |
·样品的形貌分析 | 第61-62页 |
·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分析 | 第62-63页 |
·样品的抗菌性能分析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6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