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编队飞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建模 | 第11-13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编队飞行控制方法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日地L_2平动点编队飞行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坐标系定义 | 第17-19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航天器绝对运动动力学 | 第19-22页 |
| ·Lyapunov稳定理论 | 第22-24页 |
| ·时变系统 | 第22-24页 |
| ·时不变系统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日地L_2平动点编队飞行相对运动动力学建模 | 第25-40页 |
| ·引言 | 第25-26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建模 | 第26-28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编队飞行动力学线性模型 | 第28-35页 |
| ·相对运动动力学非线性模型级数展开 | 第28-33页 |
| ·相对运动动力学LTI模型 | 第33-34页 |
| ·相对运动动力学LPV模型 | 第34-35页 |
| ·日地L_2 平动点编队飞行动力学Quasi-LPV模型 | 第35-39页 |
| ·Babashin变换方法 | 第36页 |
| ·相对运动动力学Quasi-LPV模型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日地L_2平动点编队飞行LQR位置保持方法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LQR控制理论 | 第40-41页 |
| ·基于LQR的位置保持方法 | 第41-43页 |
| ·无积分器的LQR控制器 | 第41-42页 |
| ·带积分器的LQR控制器 | 第42-43页 |
| ·数学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 ·初始条件 | 第43-46页 |
| ·仿真结果 | 第46-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日地L_2平动点编队飞行PEA位置保持方法 | 第51-68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基于LTI系统的PEA控制方法 | 第52-56页 |
| ·基于Quasi-LPV系统的PEA控制方法 | 第56-61页 |
| ·Quasi-LPV系统PEA方法设计 | 第56-59页 |
| ·Quasi-LPV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59-61页 |
| ·基于PEA的日地L_2 平动点编队飞行高精度位置保持 | 第61-64页 |
| ·数学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64-67页 |
| ·仿真初始条件 | 第64-65页 |
| ·仿真结果 | 第65-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