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保护学论文--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黄栌枯萎病菌VdHog1及黑色素合成基因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引言第13-23页
   ·黄栌枯萎病第13页
     ·黄栌枯萎病的病原及危害第13页
   ·黄栌枯萎病的管理和防治第13-14页
   ·大丽轮枝菌的微菌核第14-16页
     ·微菌核的作用第14-15页
     ·微菌核的形成过程研究第15页
     ·参与调控微菌核形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研究第15-16页
   ·MAPK途径的简介和与微菌核形成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黑色素的合成和微菌核形成第19-21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1-22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3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3-36页
   ·实验菌株和质粒第23页
   ·主要溶液、试剂和培养基第23页
   ·黄栌枯萎病菌Hog1基因的敲除第23-27页
     ·Hog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页
     ·Hog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23-25页
     ·大丽轮枝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第25页
     ·Hog1突变体的验证第25-27页
   ·Hog1突变体的表型观察第27-29页
     ·Hog1突变体PDA上的表型分析第27页
     ·Hog1突变体在渗透胁迫条件下的表型分析第27-28页
     ·Hog1突变体在过氧化氢及CM-C、CM-N的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28页
     ·Hog1突变体在刚果红、CuSO4的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28页
     ·Hog1突变体在农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胁迫条件下地生长情况第28页
     ·农药咯菌腈对Hog1突变体胁迫性观察第28页
     ·Hog1突变体微菌核形成观察第28-29页
   ·Melanin家族基因在Hog1突变体中的表达情况第29-31页
     ·Hog1突变体和野生型的RNA提取第29页
     ·Hog1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反转录第29-30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第30-31页
   ·大丽轮枝菌dsRNA干扰的基因沉默系统的建立第31-34页
     ·沉默载体的构建第31-33页
     ·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第33页
     ·GFP沉默转化子的荧光观察第33页
     ·GFP沉默突变体的RNA提取第33页
     ·GFP沉默突变体的RT-PCR表达量鉴定第33页
     ·GFP沉默突变体的GFP拷贝数分析第33-34页
   ·Melanin家族基因的沉默第34-36页
     ·Melanin家族基因的沉默载体构建第34页
     ·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第34页
     ·Melanin家族沉默转化子的表型分析以及基因表达量第34-35页
     ·利用黑色素抑制剂分析Melanin家族基因对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第35-36页
3. 结果第36-54页
   ·VdHog1基因的鉴定和系统发育树分析第36-37页
   ·VdHog1基因的敲除第37-39页
     ·VdHog1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第37页
     ·大丽轮枝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系统第37-38页
     ·VdHog1突变体的验证第38-39页
   ·VdHog1突变体的表型观察第39-47页
     ·VdHog1突变体在PDA平板上的表型观察第39-40页
     ·VdHog1突变体在渗透胁迫条件下的表型第40-41页
     ·VdHog1基因对过氧化氢及CM-C、CM-N的条件下生长情况第41-42页
     ·VdHog1基因在刚果红和CuSO4的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42-43页
     ·VdHog1基因在农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的胁迫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43-44页
     ·Hog1突变体对农药咯菌腈的胁迫表型分析第44-45页
     ·Hog1基因的缺失对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第45-47页
   ·VdHog1基因调控与黑色素形成相关的基因Melanin家族基因第47-48页
   ·大丽轮枝菌dsRNA干扰的基因沉默系统的建立第48-51页
     ·GFP基因的沉默载体的构建第48页
     ·GFP沉默转化子的荧光观察第48-49页
     ·GFP沉默突变体中的GFP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第49-50页
     ·GFP沉默突变体中GFP基因的拷贝数分析第50-51页
   ·Melanin家族基因的沉默第51-54页
     ·Melanin家族基因沉默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第51页
     ·Melanin家族基因沉默突变体的表型及qPCR的相对表达量第51-52页
     ·黑色素抑制剂对Melanin家族基因微菌核形成的影响第52-54页
4. 结论第54-55页
5. 讨论第55-61页
   ·VdHog1基因参与的渗透胁迫MAPK信号传导途径的作用第55-56页
   ·VdHog1基因参与调控的功能以及下游调控的基因第56-58页
   ·黑色素合成途径与微菌核形成的关系第58-59页
   ·VdHog1基因参与调控微菌核形成的机制第59-61页
附录1 引物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个人简介第71-73页
导师简介第73-74页
副导师简介第74-75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抗性杨树品种对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抗病性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北京西山林场主要林分疏伐前后潜在火行为及碳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