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盗伐枯木行为的定性 | 第10-16页 |
一、盗伐枯木案与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0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二、盗伐行为与枯木的认定研究 | 第11-15页 |
(一)盗窃行为与盗伐行为的定性 | 第11-13页 |
(二)财物与枯木的定性 | 第13-15页 |
三、本案定性评析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挂失银行卡将他人存款取走行为的定性 | 第16-23页 |
一、挂失名为自己实为他人存款案与争议焦点 | 第16-17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6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16-17页 |
二、以自己证件办理的银行卡实为他人财物挂失行为的认定研究 | 第17-22页 |
(一)从占有归属认定的角度区分盗窃罪与侵占罪 | 第17-20页 |
(二)何种物可以成为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对象 | 第20-22页 |
三、本案定性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私开他人账号侵吞财产行为的定性 | 第23-28页 |
一、侵吞财产案与争议焦点 | 第23-24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23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23-24页 |
二、以处分行为为切入点对盗窃罪和诈骗罪进行认定研究 | 第24-27页 |
(一)被骗人是否具有处分财物的能力 | 第24-25页 |
(二)受骗人是否具有处分财物的权限 | 第25-26页 |
(三) 受骗人在作出处分行为时要具有处分意识 | 第26页 |
(四)将财产的占有转移是处分行为的结果 | 第26-27页 |
三、案件定性评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公开盗窃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 | 第28-35页 |
一、公开盗窃案与争议焦点 | 第28-29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28页 |
(二)争议焦点 | 第28-29页 |
二、公开窃取财物行为的认定研究 | 第29-34页 |
(一)对于以公开平和的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定性 | 第29-30页 |
(二)行为人取得财物之时使用轻微暴力的界定研究 | 第30-31页 |
(三)从对财产占有的紧密性来区分盗窃罪与抢夺罪 | 第31-34页 |
三、案件定性评析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个人简历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