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认定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无责任能力人侵害的认定 | 第10-16页 |
一、范某故意伤害案及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0页 |
(二)分歧意见与争议焦点 | 第10-11页 |
二、无责任能力人侵害的分析 | 第11-14页 |
(一)无责任能力人侵害的理论争议 | 第11-12页 |
(二)无责任能力人侵害的考量 | 第12-14页 |
三、侵害人行为分析之笔者观点 | 第14-16页 |
第二章“行凶”的认定 | 第16-22页 |
一、李某故意伤害案及争议焦点 | 第16-17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16页 |
(二)分歧意见与争议焦点 | 第16-17页 |
二、“行凶”的分析 | 第17-20页 |
(一)“行凶”的理论争议 | 第17-19页 |
(二)“行凶”认定的考量 | 第19-20页 |
三、侵害人行为分析之笔者观点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不法侵害时间的认定 | 第22-28页 |
一、孙某权故意伤害案及争议焦点 | 第22-23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22页 |
(二)分歧意见与争议焦点 | 第22-23页 |
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分析 | 第23-26页 |
(一)不法侵害起止时间的理论争议 | 第23-25页 |
(二)不法侵害起止时间的考量 | 第25-26页 |
三、侵害人行为分析之笔者观点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不法侵害强度的认定 | 第28-34页 |
一、王某等人故意伤害案及争议焦点 | 第28-29页 |
(一)案情介绍 | 第28页 |
(二)分歧意见与争议焦点 | 第28-29页 |
二、不法侵害强度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一)侵害的主体情况 | 第29-30页 |
(二)侵害的工具与手段 | 第30-31页 |
(三)被侵害法益的性质 | 第31-32页 |
三、侵害人行为分析之笔者观点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