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7页 |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7-9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二)研究缘起 | 第8-9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 (一)教材与教科书 | 第13-14页 |
| (二)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 第14-15页 |
|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5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五、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 第17-27页 |
| 一、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 第17-18页 |
| 二、初中英语教科书介绍 | 第18-19页 |
| 三、英语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关系 | 第19-27页 |
| (一)教科书与课程标准理念的契合度分析 | 第20-22页 |
| (二)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中的五类分级标准的契合度分析 | 第22-25页 |
| (三)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的契合度分析 | 第25-26页 |
| (四)二者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英语教师使用教科书情况及问题分析 | 第27-47页 |
| 一、研究设计 | 第27-31页 |
| (一)研究问题 | 第27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三)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 第29-30页 |
| (四)研究伦理 | 第30-31页 |
| 二、初中英语教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基于标准使用教科书的理解 | 第31-34页 |
| (一)教师的教材观 | 第31-32页 |
| (二)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 第32-34页 |
| (三)对教师观念和理解的分析 | 第34页 |
| 三、M教师使用教科书情况及问题 | 第34-41页 |
| (一)M教师使用教科书情况 | 第34-39页 |
| (二)M老师使用教科书的问题 | 第39-41页 |
| 四、I老师使用教科书情况及问题 | 第41-45页 |
| (一)I教师使用教科书情况 | 第41-44页 |
| (二)I教师使用教科书的问题 | 第44-45页 |
| 五、两位教师使用教科书的分析 | 第45-47页 |
| 第四章 教师基于标准使用教科书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 第47-53页 |
| 一、教师基于标准使用教科书的影响因素 | 第47-51页 |
| (一)课程改革本身的特征 | 第47-48页 |
| (二)学校层面的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 (三)教师因素 | 第49-50页 |
| (四)其它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 二、提升教师基于标准使用教科书水平的建议 | 第51-53页 |
| (一)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校本教研培训 | 第51页 |
| (二)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基础上,强化标准意识 | 第51-52页 |
| (三)完善评价体制,追求同标准的同步协调发展 | 第52-53页 |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